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糜汉 > 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

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喂,萧琰吗?”
    “是我,你是谁?”
    “七年前,艾米丽大酒店里的那个女孩,你还记得吗?”
    萧琰一听到“艾米丽大酒店”,呼吸便为之一窒,颤声问道:“真是你?你……你在哪儿?”
    七年了!
    他等这个电话,等了整整七年!!
    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那个如昙花一样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女孩,却让他始终无法忘怀。
    “你放心,我不是来找你麻烦的,也不苛求任何东西。我……我只是放心不下艾米。”女人顿了顿,深吸一口气道:“艾米……是你女儿。”
    “什么!我女儿?”
    萧琰惊呼一声,心弦瞬间绷紧。
    “她今年六岁了,很可爱,也很像你。希望在我走后,你能替我好好照顾她。”
    “她很怕黑,晚上喜欢抱着洋娃娃睡觉……”
    听着女子的话,萧琰心中一突,急忙打断她道:“你别想不开,有什么事和我说,我这就过来找你,我来帮你解决。”
    “没用的,你斗不过他们的……”女人苦笑一声道:“我将艾米送到……”
    女人的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突然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你以为你躲得了吗?”
    接着便是一声尖叫,以及砰的一声巨响。
    那是手机落地的声音!
    萧琰心中咯噔一声,仿佛心脏被人狠狠敲了一下,急忙大喊道:“喂,喂……”
    没人回答!
    唯有噪音呲呲地回响着,信号中断了。
    “该死!”
    萧琰急得差点将手机捏碎。
    过了几秒钟,电话中又传来了那女子的呐喊声。
    “放开我,放开我!”
    “萧琰,你一定要找到艾米,照顾好她!”
    “你答应我,一定照顾好她!”
    “你答应我啊!!!”
    听着那撕心裂肺的声音,萧琰的心都在滴血,他焦急地对着话筒大喊:“放开她,给我放开她!”
    可是他喊了半天,电话那头都没有任何回音。而那女人的声音却是越来越远,越来越小,也越来越绝望!
    该死!该死!该死!!
    萧琰心急如焚。
    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来了这太平盛世,可自己的女人和亲生女儿却备受欺凌!
    不可饶恕!
    萧琰前所未有的愤怒,一团烈火在胸中熊熊燃烧,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都烧为灰烬。
    他恨不得自己长了翅膀,现在就飞过去。
    就在他几欲崩溃的时候,手机话筒中传来了一个男人不屑的声音:“这个**竟然还想找人,呵呵……”
    萧琰急忙厉声说道:“我不管你们是什么人,胆敢动她一根汗毛,我诛你九族!!”
    “啧啧,好大的口气啊!我好怕怕哟!”
    “你就是那个野男人吧,你要是真有本事,就赶快来吧,否则再过几个小时,恐怕就再也见不到她了。”
    “至于那个小贱种,下场会更惨,或者会被人打断手脚,赶到街上去乞讨,或者被人挖掉心肝眼睛啥的,啧啧,想想都好可怜哟!”
    男人的话语中充满了戏谑、不屑,以及浓浓的挑衅。
    “你找死!”
    萧琰红着眼睛嘶吼道。
    “等你找到我再说吧,呵呵……”
    话音一落,萧琰便只听见咔擦一声脆响,电话中断了。
    “该死!!!”
    萧琰爆喝一声,浑身粘稠的杀意如潮水一般汹涌而出。
    刹那间,风云变色,天地皆惊!
    想他萧琰,戎马十载,歼敌百万余众,年仅二十七岁便以无敌之态问鼎至尊,封号龙魂!
    手握滔天权势,身怀不世功勋!
    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
    可如今,连自己的女人和女儿都保护不了,又拿什么去保护这亿万百姓?
    正在营地外特训的三千铁血战士,被这恐怖的杀气震慑,全部单膝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大夏五大战王闻讯而至。
    “至尊!”
    “大哥!”
    五大战王齐齐上前,满脸关心之色。
    “至尊,发生了什么事?”
    漠北王龙战天颤声问道,他跟随萧琰多年,如此恐怖的杀意,他也只见过一次。
    那是三年前,因为遭遇叛变,数万漠北军被困,数千男儿力战而亡。
    萧琰一人一刀,冲进敌军大本营,于万人之中斩杀叛徒。
    那一战,血流成河、尸骨成山!
    那一战,杀得八十万敌人胆战心惊,退避三舍!
    那一战,让所有人认识到了什么叫做至尊一怒,伏尸百万!!
    即便过去了三年,那一战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萧琰那冷厉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沉声说道:“传我至尊令,我要封一座城!”
    萧琰的话宛若九天惊雷一般,在现场众人心中炸响。
    “至尊,要封哪座城?只要你一声令下,我等百死不辞!”岭南王楚天歌高声说道。
    “我等誓死相随!”
    “我等誓死相随!”
    三千铁血战士齐声大喊,声浪滔天。
    “梁城!”
    萧琰沉声说道,刚刚那电话的归属地便是梁城。
    “是!”
    五大战王齐声领命。
    萧琰说道:“天歌,梁城在你的辖区内,你坐镇南荒战区配合我行动,我亲自去梁城走一趟。”
    “至尊,那我们呢?”
    漠北王龙战天等人顿时急了。
    “你们都给我回去,镇守各自的地盘,若有任何差池,我拿你们是问。”萧琰厉声说道:“记住,这是你们的责任!”
    其余四大战王犹豫了起来。
    “怎么,我的命令在你们这行不通了?”萧琰脸色一沉。
    “不敢!”
    龙战天等人心头大震,连连低下头去。
    “不敢就立即给我滚!”
    萧琰冷哼一声,转身对自己的近卫说道:“刑军,立即让洪荒战机起飞!我要在一个小时内赶到梁城。”
    “是!”
    刑军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安排了下去。
    十五分钟后。
    大夏最先进的隐形战机,龙魂至尊的专用座驾在天都起飞,直奔梁城。
    梁城当地接到命令,立即封锁了进出梁城的交通要道。
    与此同时,数百辆战车和直升机从南荒战区各个营地出动,呈合围之势浩浩荡荡向梁城开进。

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在汉水对岸的魏军大营中,曹操正在一座高台之上举办着元日宴会。

今日是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初一。

元日为夏历的正月一日,又称为“正旦。”

因为今日处于一年开端,四时的开始,一月的开头,所以又被称为“三元。”

元日可以说是两汉以来,华夏民族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每年此时,上从皇室贵族,下至庶民百姓,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而因为元日的特殊性,历代统治者亦将这日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意义。

中央朝廷每日在元日都要举行大型宴会,在大型宴会上君王大会群臣,上下同乐。

一场盛大元日宴会的举办,既能有利于君王彰显恩德,稳定人心,又是一种体现本国人才鼎盛,国力强盛的方式。

若说在曹操未开邦建国之时,他对举办这样的宴会或许不感兴趣。

但自从他建立魏国以来,已经算是一个君王的他,深刻意识到了这种与臣同乐的大型宴会,有时能起到的作用,不比数万大军差。

所以虽然如今曹操还在军中,但在群臣上表奏请是否要举办元日宴会时,曹操答复了一个“可”字。

为了筹办这场宴会,魏军中的众魏臣便在曹操的近臣董昭的组织下,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董昭依照曹操的意思,在汉水岸边起了一座高达数丈的一座宴台。

这座宴台虽规模与邺城中的铜雀台无法相比拟。

奢靡程度与铜雀台相比更是显得简陋至极。

但能在短短时间内,快速建好这一座高台,亦不容易。

在建好这座高台后,曹操在许褚的护卫下来检阅过。

虽然为了快速完工,整座高台除了重要部分以石奠基外,其他部分大多以木材构造,显得不够恢宏。

但他对董昭能短时间建好,这样一座气势不凡的高台很是满意。

他亲自为这座高台命令为“凌汉台。”

凌有高出的意思。

曹操将这座举办元日宴会的高台命名为凌汉台,有两重含义。

一个是这个高台,乃是在汉水旁的地基上所见,故为凌汉。

凌亦有侵犯、渡过的意思。

十万魏军对岸,就是曹操的心腹大患数万汉军。

所以曹操给高台命名为凌汉,还表达了他想渡过汉水,击破对岸汉军的愿望。

在魏国众臣紧张的准备之下,终于在元日到达的前一天,将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

这日在无比宽阔的高台之上,早已经按照各位大臣的官职,依左右两列分别摆放好了数百席位。

不久后,高台之上魏国王廷的专用鼓吹乐队吹起了乐曲。

在这悦耳动听的乐声之下,众多曹魏大臣开始在上百礼仪官的带领之下,陆续往高台上而来。

而在上了高台之后,这数百位魏国臣子,便按照早已安排好的座次开始入座。

当所有臣子都入座之后,这时高台之上的乐声就从悦耳动听转变成了威严肃穆。

在威严肃穆的鼓乐之下,头戴王冠,身穿玄色诸侯王衮服的曹操,在左右亲军的护卫下,开始缓步踏上高台。

曹操的亲军是虎豹骑,个个都是身材彪悍之辈。

在他们护卫之下的曹操,虽然身材没他们高大,但曹操手按王剑,身姿提拔,他那如鹰般的眼睛散发着种种凌厉。

征战数十年,击败无数强敌的辉煌战绩,令曹操周遭散发着一种霸道慑人的气势。

在眼前王冠珠琉的闪动之下,曹操坚定的一步步踏上了,这代表着无上权威的高台。

曹操每踏上台阶一步,台阶两旁的臣子就纷纷伏拜。

随着曹操与高台上那由金玉铸成,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王座越发接近时,台上台阶两侧魏臣就伏拜的越多。

当曹操最终站在王座之前时,整座高台上,所有魏臣他们此刻已经尽皆拜服在曹操的脚下。

魏臣中有威名响彻天下的曹仁、张辽等,有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当世大儒华歆、王朗等。

但无论他们在天下间的名声有多大,此刻却都心甘情愿的拜服在曹操王履之下。

纵使有着汉中之败,但九州握其六的他依然是那个,可以睥睨天下的魏王曹孟德。

当曹操坐在王座上之后,高台下数万魏军就齐齐高喊着“魏王”两个字。

在军中,曹操的威望无人可以比拟。

在数万魏军甲士奋力高喊的情况,那“魏王”二字震耳欲聋,并且清晰无比的传入到对岸汉军的大营中。

耳中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曹操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

他特地选在汉水岸旁举办元日宴会,为的就是让对岸的汉军看看他大魏的威势。

威势越高,越能震慑敌人军心。

凌汉台乃是面对汉水建造的,当曹操坐在王座上之后,他正好能从高台上看着对面汉军大营的所有场景。

果然,当震耳欲聋的魏军欢呼声传到对岸的汉军大营中时,汉军大营中突地闪起无数火光。

似惊慌,似察看。

对于这一幕,曹操很满意。

汉军大营中的关羽等人在听到那壮大的“魏王”欢呼声后,就纷纷来到岸边往对岸看去。

当他们看到对面灯火通明,礼乐大作时,就知道是曹操在举办元旦宴会。

随后关羽等诸将,一下就明白了曹操要在迟尺之外的对岸上,举办元旦宴会的意图。

关羽见因为那数万声魏军气势高昂的欢呼声,令己方士卒开始有些慌乱之后,他立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孟德既然要来攻心这一套,那他奉陪到底。

关羽立即命人前去召集,军营中高嗓门的士卒......

在魏军壮大欢呼声之后,整场元日宴会拉开序幕。

主管接待宾客的谒者,将宗亲及两千石以上的高官一一领到魏王曹操台阶之下跪拜。

在跪拜之后,这些曹魏高官为曹操献上寿酒。

在献酒时,献酒的大臣先将寿酒跪授魏王的侍中,而后再由侍中将寿酒跪置王座前。

魏王曹操对这些寿酒可选择喝,可选择不喝,依献酒的大臣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而定。

对于那些宗亲献上的酒,曹操纷纷脸露笑意一饮而尽。

但献酒的大臣,一定要饮下自己那杯。

在献酒之后,本来便是献礼环节。

但曹操崇尚节俭,之前他为避免献礼造成臣子互相攀比导致贪污,所以将这一环节给舍去了。

在献礼环节后,高台上的谒者跪奏:“臣某等奉觞再拜,大王万年!”

谒者一说完这句话,高台之上所有的大臣亦齐齐出来跪奏此语,当诸臣跪奏此语完后,高台之上礼乐大作。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自此正式的宴会才开始。

当魏王曹操开始进膳之后,跪地的诸臣才敢纷纷入席开始进食。

而许多歌姬舞姬也纷纷在谒者的带领下,开始为魏国君臣献艺。

凌汉台之上,魏国君臣既有美酒佳肴入口,又有曼妙舞姿所欣赏,脸上尽皆流露着陶醉之色。

曹操在陶醉之余,亦时常观察着对面的汉军大营。

他今日于数万敌军之前,大摆宴会,纵酒高歌,这是表达他对那数万敌军的一种蔑视。

他便是要用今夜的元旦宴会来告诉对岸的关羽,来告诉天下人,莫要以为取得了几场小胜,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真正留有余力的是他曹孟德。

而这亦是曹操为关羽设下的诱敌之计。

若是关羽以为今夜他会因为举办宴会而放松警惕,从而想要夜袭,那就正好遂了他的心愿。

他可还有数万大军,此刻正枕戈待旦着。

因为酒精的麻醉,令曹操的情绪此时很高涨。

在礼乐的伴奏下,他执着敲打起了食桉上的酒杯,口中开始吟唱起他的得意之作《龟虽寿》起来。

当曹操那动情的吟唱声响起之后,全场的歌舞乐声都很识趣的停了下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随着曹操的歌声飘荡在高台之上,高台上的诸臣亦纷纷开始执着敲打桌桉应和曹操。

这首《龟虽寿》乃是曹操统一河北后,赤壁之战前所作。

那时候他虽然已经五十几岁,却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天下一统在望。

因为感慨过往,又因为展望未来,曹操作了此篇。

如今又是一次南征,有感而发的曹操不禁想起了这首乐府诗,将其吟唱了出来。

曹操此时吟唱这首诗,也是为了激励自己,毕竟今日过后,他已经六十六岁了。

而在曹操的吟唱之下,高台之上诸臣亦皆心有所感。

曹操已经不年轻,他们这些跟随曹操鞍前马后数十年的臣子,年华也已经不在。

本来今晚的元旦宴会发展到这一步,每一步都在曹操的预料之中,但可惜曹操他千算万算,却唯独算漏了南方的糜旸。

或者说之前,糜旸的存在根本就没入了他的眼中。

就在高台之上君臣欢乐的时候,一封来自江陵的急报已经送到了高台之下。

信使在来到高台之下后,立即找到了他的上官,向其禀报了一则紧急军情。

而那名上官在听到这则军情之后,当即脸色大变。

他见高台之上魏王正在大宴群臣,他有些迟疑要不要将这则紧急的军情上报。

但想到魏王那严厉的军法,延误军情可是死罪呀!

于是乎,这名魏王祭酒之下的属吏立即就在谒者的带领之下,来到了高台之上找到了魏王祭酒董昭。

在见到董昭之后,这名属吏将他刚刚知道的紧急军情禀报给了董昭。

董昭本来还陶醉在曹操的吟唱声中,但他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面色已经由潮红变成了一片惨白。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