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提起人太多的兴味。
如果到了一个城市,不想随大溜citywalk的话,我觉得可以去学校附近走一走。
或许有些过于市井,但一定有很多小吃。出来玩嘛,品尝当地的美食,是很有必要的。
在别人的安利下,我去了长郡中学。
等我走到的时候,差不多是崽崽们放学的时间。
学校附近有好几条小巷,流动摊位更是塞满了一整条不知名字的街。
只要目光在某个小摊上稍作停留,他们就会热情地询问你,要不要买一点。
我随意地溜达了几圈,跟着穿校服的诸位买了一些小吃——学生最了解学校附近有什么好吃的。
跟着他们买,准没错。
比如我前面有个男生买了一杯红豆双皮奶,我就直接跟老板说,那个男孩买的啥,我也来一份。只可惜几个小时后,带回宾馆时,双皮奶已经有股发酸的馊味了,我拨开上面一层,浅尝了一口,确实是好吃的。
长沙是一座对独自旅游的人很友好的城市,因为小吃多且丰富。
不用担心去饭店吃,一个人没法点菜,小吃完全可以填饱肚子,乃至吃得很撑。
也从未见过一个城市的街头有这么多卖水果的。
一般是一人一个小车,上面写着“冰镇水果、果汁”等醒目的大红字。
我一个几乎不在街边买水果的人(因为被坑过),也忍不住上前买了一份冰镇西瓜。
听说杜甫江阁开灯的一瞬很美,但这种时刻就跟李子坝的轻轨穿墙一样,我觉得在手机上看看就好了,没必要特地赶过去,因此该景点并不在我的计划内。但是很巧的是,我买完沙利文糕点,漫无目的地在附近的路上闲逛时,正好偶遇了杜甫江阁,也拍下了我此次旅行中最满意的一张风景照。
照片摄于七点多钟,太阳下山了,但是落日的余晖仍然照亮了远处的天空,如果不是厚重的云遮盖了大半,天空还要更亮堂些。那条路上车子不算多,行人也略显寂寥。
但是走近杜甫江阁,又是另一种景象,游客众多,熙来攘往,有很多商家在这里做路边摄影的生意;而这里的红绿灯又长达100多秒,长时间的等待,导致这个路口聚满了人。
去岳麓山的路上,途经登高路步行街和湖南大学,可能是温度过高,而整条街有不少臭豆腐和糖油粑粑的油炸小店,街道上隐隐飘着一股异味。
这么热的天,爬上去我就废了,所以坐了一辆大巴上去,沿途想看看风景但也有点困难。大巴车不比观光车,视野差了好多,加上天气又热,我觉得我被打包进了一个沙丁鱼罐头里,昏头昏脑地就上山了。
山顶上的太阳更热烈,虽然帆布袋里放着水,但我还是闪进一家罗森,买了一瓶冰饮,吨吨吨喝了小半瓶。
为了完成一名标准游客的打卡章程,我拍了一些照片和小视频。
发给朋友看,并表示:五月的江苏跟湖南比,简直是一个巨大的避暑山庄。
下山时,看见排队坐车处全都是人,我的心情一阵烦躁。
与其站在那儿等一个小时下山,不如自己就下去了。正好我上山时没有买到往返的票,而下山的单程票还没买。
下山花了四十几分钟,一路很平缓、丝滑,有时都分不清是双腿带着我下山,还是山路在推着我下去。
由于规划失误,我所在的出口距岳麓书院有一定的距离,我打车去了那边。
进入书院后,有一个窗口,花上十块钱,就可以跟着讲解员边听边逛了。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自己出来玩的机会不多,但实际上我们的知识储备也常常在抱怨库存不足——对于绝大多数景点,都只能浅尝辄止、走马观花。
讲解员是一个中年妇女,比起导游,她的气质更像一名高校老师,我很难不怀疑她是湖南大学的老师跑来做志愿活动的。
她身上有种恬静又温柔的气质,更有一种身为湖南人的文化自信,我记得她说,我们湖南人就是这样,“实事求是,敢于当先”。
比起单向输出,她更喜欢提问,引导游客们回答。
比如为什么屋前种桂花树呀?
我小声说:折桂。
她又说:一个四字成语哦。
我当时死活想不起来“蟾宫折桂”这四个字。
后来我就直接社会性死亡了。
她说:穷则独善其身。
我在下面高呼:达则xx天下!
有一点政治敏感,我就不写出来了,大家应该可以猜到我说的是哪两个字。
这该死的口误。
晚上我去了live house,或者叫清吧更合适。
对于酒吧,我还停留在电视剧中,震耳欲聋、乌烟瘴气的刻板印象里。
而我去的这个,却“素”得很。
这可是我第一次去酒吧呢。
感谢长沙给我带来了一个新奇美好的夜晚。
尽管很多歌我听都没听过,更别谈在下面跟着唱了;但是汪苏泷的那首《一笑倾城》直接把我带回了2016年的那个盛夏。
一个我永远会怀念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