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的最后一天,我在公交车上被骂了。
起因是我无意中抢占了一个老太太的座位。
那天上午,我跟妈妈在盒马买完东西,坐车回家。
我先上的车,看见有两个并排的座位空着,于是快步走到靠窗的座位,一边坐下,一边朝我妈挥手,让她坐我旁边。
这时候,一个中年女子贴心地告诉身旁站着的老人,说那边现在有空座,让她过去坐。当时那一站下车的人很多,车上瞬间有了好几个空座位,我坐下后才知道她跟老人指的是我旁边的座位。
妈妈也看到了那两人的视线落在我们这边,她当时人已经站在座位边了,犹豫要不要坐下。
我觉得没必要做这种无谓的谦让,又不是车上没有座位,靠近老人更近的地方就有位子。因此,我拽着妈妈的背包袋子,往下拉,她顺势坐下了。
出于礼貌,我们朝两人道了声谢。
本以为事情就结束了。
突然,坐在我后面的中老年男子凑过来,在我耳边大声地说:你顾着你妈妈确实没错,但是你不该占别人的座位。
起初,我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这人好莫名其妙。
不知道他这么义愤填膺,是为哪般。
还没等我开口说什么,他已经起身,站在车厢里,准备下一站下去。
实际上我反射弧很长,临场反应很差,他就算给我时间,我也不一定能发挥好。我还特容易脸红,情绪易激动,导致脑子里有一大堆想法,但话到了嘴边,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不管有理没理,性格的缺陷,让我气势上一下子就输了一大截。
我妈腾地一下站起来,跟该男子站在一块,她不好意思继续坐了,还跟他解释了一下:我们事先真的不知道情况,不然说什么都不可能跟一个老年人抢座位。
妈妈满脸堆笑,态度服软,一下子让该男子的气焰嚣张起来,自以为站在了道德的高地,根本不听别人说什么,就开始发表正义的宣言:“你小孩这么年轻,却这么自私,以后可怎么办?我真是看不下去了,才站出来教育几句……”
当时刚从湖南旅游回来,在黄花机场碰到老年人不会使用饮水机,我看见后立马上前帮他灌满了水,并教他该怎么做。
要是当时有镜头怼着我们,说不定还是一则正能量新闻呢。
而现在,我俨然成为一个年轻人中的败类,要是不幸被拍了传到网上,我就成了众矢之的。
车子很快到站,该男子扬长而去。
他一定觉得自己就是美德的化身吧?
可是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上车前,在没有空座的情况下,他是坐着,老太太是站着的呢?
这么爱道德绑架,为什么不先绑架一下自己。
座位仍旧空着,我让我妈过来坐,她摆手表示算了。
一直到目的地,我身边的座位都是空着的。
直到下了车,我妈才跟我重新熟络起来,开口说,“我知道你是个心肠很好的小孩,不要因为别人说的话影响你。”
我眼泪不受控制、无声地落了下来,心想你这些迟来的宽慰又算什么呢。
每次都是这样,不论我有没有做错事,就不说维护了,竟站在我的对立面,然后事后再讲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我觉得哪怕只是一个陌生人,纵观全程后,品评两句,都不该是这样。
当然,我并没有把我的想法说出口,勉强笑了笑,接受了她的话。
我早就放弃在这一块跟我妈沟通了。之前不是没有试过,哪次不是真诚道歉、虚心接受,然后遇事继续把我抛出去。
要么消极应对,不作为;要么脱粉回踩两脚。
这就是我长大懂事后,妈妈处理事情留给我的印象。
有一次,在永辉超市购物时,我单肩背了一个购物袋,没有用购物篮或小推车。找到要买的东西,直接放进袋子里,很多人购物时都是这样的。
但是那次,可能被工作人员误认为是我的背包,以为我把自己私人的东西和超市没有结账的东西,混合放在了一起。
就上前出言提醒道,东西不要这样放。
我又是没有反应过来。
因为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平时我也是这么干的,我说这样放怎么了?
超市员工解释了两句,有一个热心顾客也上前,跟我说,该怎样怎样。
当时大家的态度都挺平和的,并没有剑拔弩张,也没有人围观。但是我一扭头,看见本来站在我身侧的妈妈,离我很远,可以说是隔了一段距离。
我又看见她脸上露出那种很羞愧,以及“我不是她妈妈,我不认识她”的那种表情。
她觉得因为这种事被人误会,很难自处,所以就选择逃避。
当时比现在年轻,我的不满直接挂在了脸上,那次购物草草结束。
我想说两句泄愤的话,她张了张嘴也想说点什么。
但是终归,我们最后谁都没说什么。
大概就是从那次起,我在心中单方面达成了一种默契: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我再也不会指望我妈会有什么护犊子的行为了。说“护”都有些言过其实了,更多算是一种正常的思维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