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峥不想让晏嵘听到讨论的内容,他把肖予蔷带到二楼的一个房间。
这里似乎是他的私人工作间,而且似乎还没收拾完。书架上以堆砌的方式塞满了东西,角落里还有一个巨大黑色行李箱。
晏峥似乎也意识到和不熟的异性待在同一个房间,气氛会有些尴尬。他稍微开了点窗,让外面的空气和声音传进来。
肖予蔷看他一系列操作,默不作声。
“我们就谈十分钟。”晏峥先开口。
肖予蔷不自觉抓紧了书包垂下的带子,点头:“好的,您说。”
“肖老师,你觉得晏嵘好相处吗?”
肖予蔷对这个问题有些意外:“他很好相处。”
晏峥说:“我出国有一段时间了,和晏嵘联系不怎么多,所以想从老师你这边了解一下。”
然是谦虚请教的话语,肖予蔷却觉得有什么重量压到了心脏上,让她紧张起来。
“他……挺好学的。刚才也跟您聊到……”
“不是这些。”晏峥打断她。
肖予蔷不解。
“我在国外比较忙,很难关照到我弟弟。这次回来,感觉和他更加疏远了。”晏峥声音诚恳,说的内容也很平凡亲切。但肖予蔷看着他的眼睛,心里不自主地警觉起来。
果然,他话锋一转:“但晏嵘却非常看好你,他对你的认可有些超乎我的想象,甚至一直照顾他的陈姨也没能让他这么依赖,就像他多了个亲姐姐。”
“我想知道,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
肖予蔷不难听出当中略有质问的意味,她没想到晏嵘和晏峥的对立里竟然还有她的环节。
她冷静地回复:“我们只是师生之间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晏峥目光恍惚了一瞬,又凝上了肖予蔷的脸。
“这么说,肖老师也很信任晏嵘?”他问,“你在信任他什么?”
肖予蔷想起了刚开始家教的一件事。
那时晏嵘不像现在这样活泼,对她还是有些戒备,甚至是深深地抵触。
某次家教,她花了半节课跟他闲聊谈心。她问他对自己有没有什么期待或者目标,他绕了半天,给了她四个字:全校第一。
“全校前三不行吗?”她笑着问。
晏嵘摇摇头:“全校第一。”彼时,他连全班前十都到不了,总排名在年级一百左右徘徊。
“好吧。”她说,“那就全校第一。可惜我只有把你带到全校前三的水平,剩下的你得靠自己了。”
“你这么高估自己?”晏嵘一脸嫌弃地看着她,说话很不友好。
她摇头:“是你太低估你自己。”
晏嵘眉头紧皱,欲言又止。
他低头看着翻开的书本:“好中二。”
肖予蔷把这件事简单地告诉晏峥。
她看到晏峥似乎笑了一下,但再看去又是平静的脸和藏着情绪的眼。
他在判断她说的事情。
肖予蔷不太喜欢他探究自己时的目光,像是一把冰冷的手术刀要剖开她的表皮,看到她皮囊下的血肉的有几分真几分假。
她想,难道他也是这么看待其他人,包括他自己的弟弟吗?
晏峥没有提问她关于这件事的细节,只是若有所指:“你很擅长鼓励式教育。”
鼓励式教育,似乎是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教育方法。
但鼓励,也意味着在别人看来还不够。
肖予蔷心中冒出一股无名的火:“晏嵘的哥哥,你可以对你的弟弟更有信心一些。。”
“你弟弟的才华与心态,无疑都是一流的。他在学习上的天赋没有一点问题,甚至优于许多人。更为难得的是,他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自己的不懂。他自觉地审视并批判自己那些并不完美的表现,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是学生提升自我的关键。而他面对失败的心态是我见过最正面的,我从没见过他特别自责或内耗过。”
肖予蔷又有了那种气提不上来的感觉,好像心里那把火烧干了她肺部的氧气。
“除了他自身的资质,家庭和学校的氛围也能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根据晏嵘提到的情况,我认为他在学校的学习是完全没有问题,但……”
她突然想起聊天记录里的一堆“我哥”,攻击力之强且不宜直接复述。她止住话头,差点咬到了舌尖。
“但什么?”晏峥冷静地听她说着。
“但……家庭的支持也很重要。如果能配合学校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我觉得晏嵘会比现在更好。”肖予蔷把话头续了下去。但愿晏峥没有听出太多她已经知道弟弟对哥哥责怪这件事。
说完上面一串话,她看着晏峥沉下去的目光,心中一咯噔。
作为一个家教老师,她是不是说得有点太多了?
而且她刚才的语气似乎有点冲,也许会让人觉得被冒犯了。
可是……
上课时,晏嵘安静过头的样子,太过诡异和消极。
她是家教老师,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更不能惺惺作态,人为催促学生化压力为动力。
尽管,今天一时冲动的解释,可能会让她丢了工作。
晏峥从肖予蔷认真的神情里读出了一种“视死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