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问音何处 > 第35章 请柬

第35章 请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英杰会送来的烫金请柬摆在桌上已有一日。

纪煌音阅过阁中呈报,又把请柬拿起来读了一遍。

二月十五的扬州城大会,确实是请她没错。

她记得原来的英杰会并没有请玄音阁阁主赴会,是败家徒孙一直派探音暗使跟踪东方问渊和林妍静,发现他们都要出席英杰会,才自己想方设法跟了去。

当时阁内已被那败家的管得不像样子,她却还把诸多事务都抛给芄兰处理,一意孤行地下江南去追男人,只把祖师大人气个半死,在玄玉玦里指天戳地道还不如直接传位给芄兰,也少折腾点阁中诸人。

这一回请柬却是直接送到她手上来了,难道江南这一遭,玄音阁主是注定要去?

说实话,祖师大人并不排斥去参加英杰会。相反的,她重生之后每次遇到江湖聚会,只要有些可去的价值,她都会参加。

交际应酬、人情世故,这些本就是生意人该琢磨的,要想在江湖上混,没有人脉可行不通,祖师自来就秉承着该和人打的交道必须要打这一宗旨。

多个朋友多条路,而英杰会是扬州城每到春日都会举办的群英大会,聚集各路豪杰,但凡是名门大派或在江湖上有些名声的侠客都会受邀参加,还有江南各大富商出席,这正是结交名人、崭露头角的绝佳场合。甚至于想要打出名气的小门小派或者江湖组织也会想尽办法弄到一份请柬,去那上头和各位英豪混个脸熟,今后路子也好走些。

收到请柬,祖师大人本该欣慰,不仅因为机会难得,还说明玄音阁受到重视,现下江湖地位上升。可是想起那几个灾星以及清源教的事,她总莫名有些不安。她自信并不会做出败家徒孙那样没脑子的行为,但她敬畏天地造化安排。

前世幼时,她多经命运摆弄磋磨。等到她千辛万苦成为玄音祖师时,以为自己能凌驾于命运之上,改造一切,最后却落得个功成命陨的结果。幸而没有真正死去,在玄玉玦中昏沉一百多年。最后终于清醒,又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所以现在她如此谨慎,并非是因为她变得胆小,而是生生死死之后,心中少了许多执拗狂妄,倒多了些谦和敬畏。

这样的变化是好或是不好,她现在也说不清楚,大约是前辈子活得太惊心动魄,再重生一次,她拿不准会有什么变数,这一世只想在江湖上小打小闹平静点便罢。

只是这么想着,纪煌音又不禁自嘲苦笑,若是要求个平静,又何苦费力气经营玄音阁?说到底,她再如何想要远离麻烦,本质还是那个心性高傲不服输的玄音祖师。

纪煌音抬眼看向书房里挂着的堪舆图,指尖在玄玉玦上来回摩挲。

扬州是有名的航运之城,百年前玄音阁布下铺天盖地的暗网时,便已考虑到信息流通与航运配合发展起来的便利,因此漕运业务也随着暗网的发展深入了这座城池。只是一百七十余年间,随着玄音阁实力的下降,历代阁主渐渐无力管理治下的漕帮,又兼越到后来越喜欢拆了东墙补西墙,因此如今玄音暗网的暗桩还在,整个漕运业务却早已凋零。

别人不知握有漕运码头的重要性,祖师大人却是明白,她自重生之日起就注意到玄音阁这一块的缺失,只是一直没有银钱力气来打理。如今阁内有了些积蓄,借着英杰会的机会,她正好腾出手来料理此事。

思及至此,她又晃了一眼英杰会的请柬。

也罢,即便她不找麻烦,麻烦也要主动来找她,躲是躲不掉的。既然要去杭州,干脆把这两件事一道办了,省的再费功夫。何况为了几个后生小子畏首畏尾,实在不是她玄音祖师的作风。

“来人。”

“阁主有何吩咐。”

“传令司音与三部长老,明日辰时到得音堂见我,有要事商议。”

“是。”

第二日众人聚集得音堂,纪煌音向自己这几名要紧下属说了扬州英杰会之事。

得知阁主要参加英杰会,众人皆是高兴的,每年春日的英杰会都会云集各路名人,这可算得上是江湖中数一数二的重大场面。玄音阁已有好几年未受邀请,如今送来请柬,是对玄音阁的一种认可,众人当即表示让阁主放心南下,阁中之事三部自会打理妥当。

见了部下这般,纪煌音自然欣慰,先让他们各自汇报了近期情况,然后据此做了些后续安排。

三部情况都还不错,几位长老本来也是玄音阁老人,经历了祖师这大半年的教导,历练得越发可靠,因此纪煌音并不担心三部会有什么岔子,倒是对暗网及山上总部的安排多花了些心思。

此去扬州,纪煌音计划带芄兰同往,一来是为让她得些历练,二来也是防着万一。

芄兰的办事能力她是信得过的,正因如此,她才觉得该让她多出去见识见识,让她留在阁中管事反而浪费了。再说若真有不测,以芄兰的实力也可以帮上她一二。

如此打定了主意,扬州之行就开始准备起来。由大梁都城去往扬州,走水路不过几日,纪煌音计划提前出发,顺便路上看看各处码头情况。

这期间陵王又来过一次。

当时纪煌音正在书房召见几位暗网人员,细细交待了些要事。听得来人通传,略一思索还是放下手头的事先出去见了他,临到门口又叫人拿出那日陵王送来的金钗盒子,挑了支小巧的花钿簪在后髻,方才去往得音堂。

元铮见她素髻而来,笑容微滞,待她低头见礼时,瞧见后髻上那朵金色花钿方才又有了笑意:“总见你青丝如绢,我只怕送错了礼,但看这一点金钿落于发间,才又放了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