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蘅在大缸后面找到了那个储物袋,里面是一些常见的三阶符箓,还有五阶的丹药各十来瓶,其他零零碎碎的灵器,大多是玄、黄两阶,以及若干灵石。
这些东西送的实在熨帖,必定是花了心思的。
不仅是他急需的,还考虑到他现在的实际情况。
像丹药这类不论什么境界都能用的东西,就给的五阶,不至于太过珍贵引人红眼招来祸事,但要是出什么事情,至少也能吊着一条命在。
符箓、灵器一类需要依靠修士灵力和境界的东西,给的大多三阶,是时蘅现在能用的。
而灵石这种修士间流通的货币,自然是给的最多。
时蘅心中感动,这些东西对出身大宗门的罗月华而言,算不上什么,但是这份心意却很珍贵。
待东西都收拾好放入储物戒,又拿了一根编好的红绳,将储物戒穿好挂在脖子上。
时蘅不想引人注目,也不想村里人问起来,于是将房门落锁后,背着个用来隐藏自己有储物戒的小包袱,准备悄悄从村庄后面离开。
却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
来者是住在村口的赵瘸子。
他本名什么已经不可知了,只知道姓赵,又瘸了一条腿,所以大家干脆就叫他赵瘸子。
平日里就靠做木活为生。
闲来无事,也会讲些故事给村里的孩子们听,孩子们也很喜欢他。
这位年逾六十的老人,此时拄着拐杖,眉间一道很深的川字纹,眼睛却如鹰般锐利,看起来很严肃的样子,脚边还蹲着一只在给自己舔毛的黑猫。
整个人的气质和他赵瘸子的称呼实在不相配。
时蘅见了,乖巧问好:“赵爷爷好。”心里想着,千万别问我要去干什么,千万别问千万别问。
赵瘸子道:“你背个包是要去干什么?”
时蘅叹了口气,他实在不愿意骗这位老人。
毕竟他救了自己母亲,还将她带回村,是自己家的恩人。
犹豫再三,时蘅还是决定实话实说:“赵爷爷,我要去找我母亲。”
果不其然,赵瘸子冷哼了一声。
时蘅低下头,做好了挨骂并且被阻止的准备,但是被骂也要走。
却没想到,面前递过来一个半臂长的木偶。
这木偶雕刻得实在生动,若不是有关节的衔接缝隙,时蘅几乎都要以为是一个真人了。
他接过木偶,有些疑惑:“赵爷爷,这是?”
赵瘸子面色缓和了一些,他不在意道:“既然要出远门,就拿着吧。保平安的东西,自己做的,不几个值钱。”
时蘅失笑,赵爷爷是把自己当小孩子哄了,谁会把玩偶当护身符?但他还是认真应道:“谢谢赵爷爷,我会好好保存的。”
见时蘅取下背包,小心地将木偶放进去。
赵瘸子突然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你娘以前说,东洲是个好地方。”
时蘅的动作停了下来,扭头看他,不明白怎么没头没脑的说这个。
正想问,赵瘸子却不愿多说了,摆手催促他:“不是要走吗?快走吧。”
时蘅只好把话咽了下去,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鞠了一躬,道:“谢谢赵爷爷。赵爷爷再见。”
等时蘅的身影消失不见,赵瘸子才自语道:“现在的小孩子啊,冲动,跟他那个娘一个样。连个阵法都改不好,就敢要出门闯荡,不知天高地厚。”
黑猫扭头冲赵瘸子叫了一声,似乎在回应他。
赵瘸子笑了:“你说的对,是我老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就没干劲了。可他们还年轻,是该出去交些朋友,再看看这天有多高。”
他弯腰将黑猫抱在怀里,一瘸一拐慢悠悠地往回走:“老朋友啊,可千万别在有人来打扰我们了。这把老骨头经不住折腾,再来一次怕是要散架了。”
.
三月后。
雨过天晴,一条林间的泥泞小道上有不少人正在赶路。
突然身后传来阵阵急促的马蹄声,扭头一看,一群身着蓝袍的人骑着高头大马横冲直撞,正疾驰而来。
他们完全不顾及其他人,几乎将小道占满了,众人只得往草里躲。
马蹄重重地踩在水坑里,溅起的泥水浇湿了行人的衣裳。
更有人因为躲闪不及,被马蹄踹飞。
运气好一点的飞进了林中,口吐鲜血昏迷不醒。
有一个运气不好的掉在路上,被之后的马匹踩过,声音都没来得及发出就一命呜呼了。
而马背上的人并不曾停下来。
他们脸上连一丝表情也没有,只随手扔了几块下品灵石在那几人身上,仿佛在施舍路边的乞儿。
这一行为惹得众人怨声载道。
一男子怒道:“这什么人,竟如此横行霸道?!”
身旁的人赶紧制止他,压低声音道:“你快小声点,没看到他们的衣服吗?那可是唐家的人!”
那男子一听是唐家,便立马噤声了。
其他人也是一幅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时蘅拧了拧衣摆上的水,心道:这唐家是什么来历?肆无忌惮到了这种地步。
与此同时,他注意到自己前方有个贼眉鼠眼的男的,借着草木的遮掩,凑到其中一个被踹飞的倒霉蛋面前,探了探他的鼻息,然后拿走了那几块灵石。
不知道是害怕被人抢走,还是因为心虚,拿完后立马一溜烟跑没影了。
一些人看到后,心中恶念涌动,也动手了。
有几人还因为分赃不均而打了起来,其他不愿意牵扯其中的,纷纷加脚步远离是非。
时蘅不由得暗暗叹气,在心中反复告诫自己:弱肉强食,本就是如此,要习惯,要习惯。
但是看到他们的身体就这样横陈着,还是于心不忍。
犹豫了一番后,还是上前花了一些时间将已经死去的三人埋好。
有人见到后纠结着要不要帮忙,被同行人拉走了。
时蘅到没有注意到这些。
就算注意到了,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毕竟他是自愿的,却不能强求别人。
剩下最后一个活着的人,是一个年轻女子。
借着包袱的掩饰,时蘅从储物戒中取出了一颗回春丹喂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