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能最大程度的见识各地风土人情,找到各个店铺的问题。
若是从最近的开始巡视,保不准有些店铺的掌柜和伙计闻风而动,遮掩问题,反而会让她错失一些细节。
按照脑海里系统给的地图,由北到南,由西到东,沈柏玉画出了几条路线图。
所幸,沈长河做生意,还是谨慎居多。
特别边防的地方,他都没有开设店铺,从安全性上来说,沈柏玉不会出大问题,这让她放心了很多。
沈柏玉写写画画半天,计划好了,路线就从营州,燕州,肆州,并州,再到苏杭,逐个地方巡视,时间预估一年到两年左右,每个地方呆上两三个月,充分了解当地店铺的各种问题。
这样,完成系统任务,才会成为可能。
沈柏玉定好了路线,开始嘱咐贴身丫鬟小桃和小橘,进行外出安排。
两人一听自家大小姐要跋涉千里,进行各个店铺的巡视,吃了一惊。
不过,又想到沈家百货的盛况,她们明白自家小姐不是一般人。
所以,两个大丫鬟不再多言,开始着手安排外出的马车,用具,设备,包括护卫。
沈家虽不是有深厚底蕴的豪门世家,但胜在有钱,因此,很快把一切手续都安排好了。
七月初七,乞巧节。
沈柏玉没有那些小女儿心思乞巧。
大清早,她告别了沈长河,坐上了沈家精心准备好的马车,开始了自己的巡店之旅。
第一站:营州。
营州地处大夏的最北边,一道天堑,将大夏与其他国家隔开,也避免了北边的外敌来袭。
在这里,沈家以粮铺和酒肆为主,拥有四家店铺。
两家酒肆,两家粮铺。
沈家出钱,出技术,掌柜和伙计都是在当地招聘的。
沈柏玉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过来,路上足足行进了两个月才到达。
走了陆路,水路,大路,小路。
在沈柏玉吐的昏天黑地以后,终于达到了营州。
黄沙弥漫,遮天蔽日。
一到地方,小桃赶紧找了个客栈,先让所有人安顿下来。
缓过了两天,沈柏玉觉得自己缓和了不少,才开始着手巡视。
清晨,沈柏玉一行人早早来到了沈家酒肆,通知了两位酒肆的掌柜。
两家酒肆,以卖酒和卖牛,羊,马肉为主。
由于地方偏僻,气候恶劣,黄沙漫天,土地里几乎不长什么东西。
所以这里的商品多以牛马羊,肉食为主,加上一些酒来抵御边塞的寒冷。
沈长河不愧是富有经验的商人,眼看这里地广人稀,多为行军走马之地,酒楼是肯定做不起来了。
于是,沈长河换个角度,开起了酒肆。
沈柏玉在两家巡视了一番,账目明细都按照她的要求,做了统一的记录。
看起来,一目了然。
沈柏玉翻阅了账本,心里对两个掌柜的满意了不少。
看来是忠诚于沈家的人,这就好,可以省去她不少烦恼。
从账目来看,店里卖的最好的是边防的一种粮食酒。
酿酒的主要劳动力是店铺里的掌柜,学的是沈长河教他们的技术,用的酒曲也是沈家发过来的。
这种粮食酒劲大,味足,能抵御边塞的风寒。
沈柏玉看了看账本,又尝了尝粮食酒,满意地点点头。
酒不错,说明两位掌柜的,还是认真学习了技术,没有偷工减料。
两家掌柜的,一早得了消息,见东家大小姐来巡店,赶紧把店里的好酒好菜都摆了出来。
沈柏玉尝了尝切上来的牛肉,马肉,眉头微蹙,默默地放下了筷子。
“两位掌柜的,你们先不要紧张。
我难得来一趟,就是想看看咱们每家店铺的具体情况,若你们有什么困难,要及时和我说。
我虽是一介女流之辈,但还好能在家里和我爹面前说得上一两句话。
有什么经营困难的地方,你们说了,我才能汇报给我爹,还有我二伯,三伯,为大家想想办法。”
沈柏玉一番诚恳的话,立刻打开了两位酒肆掌柜的心房。
掌柜一赶紧说道,“不瞒东家,我们两个经营酒肆,还真遇到不少问题。”
“哦?”沈柏玉眼珠一转,旁边的小桃立刻开始拿出纸笔,记录了起来。
“还请两位掌柜的,好好说一说,莫要有什么心理负担,把问题说出来,我们才能群策群力,想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