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忌喝了一口茶,摇摇头说:“你不必为我担心。现在百姓的事才是大事,我这点伤不要紧的。”
宋知州起身,眼眸中带着敬意对裴忌修行了一个礼说:“裴大人不愧是朝中第一红人,果然是如此为国为民。下官在元洲有幸见到裴大人也是此生无憾了。”
裴忌听了对方的恭维话,于是将对方扶了起来,眼中不带笑意:“不敢当,比不上宋兄,这几天就已经听说宋兄已经为难民操碎了心,宋兄所管理的方圆百里,难民比起其他的洲很少,百姓个个安居乐业。宋兄心切百姓的行为显然是大周官员的典范。”
宋知州有些难为情地说:“这些谈不上什么……”
裴忌倾身向前说:“宋兄这是又谦虚了。”两人来回推脱一番后,开始商讨正事。
*
过不了几天,裴忌将皇上派来的物资清点干净,交给宋知州分发给难民。他亲自监督每一项工作,确保这些物资能够真正惠及到百姓。随着裴忌的努力,形势开始好转起来。越来越多的百姓不再流离失所,他们穿上了温暖的衣服,吃上了热乎的食物,住上了能提供温暖的住所。
现在是乔楚、裴忌四人在饭桌前吃饭。他们一起商讨着最近的形势,因为她们连夜的治理,元洲的水灾已经完全恢复了大概过不了多久就能完全恢复。裴忌来到这里的这些天已经派工匠人去实地修筑河堤并重新恢复那些农田。眼看那些东西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但这其中并不只是裴忌一个人的功劳,乔楚、陆修砚和赵云薇已经其他当地的官员也纷纷参与其中。这次南方的汛情来不同往年,来势汹涌,洲里河堤已经被完全冲垮了。
当时乔楚和陆修砚去实地探访的时候,想过可能是因为河堤年久未修,其根基可能已经腐蚀了。
但在工匠将洪水之下的河堤挖掘出来一看,只见下面是修筑河堤的那些石砖用的竟是空心砖,更经不起汛朝的冲刷。
这些石砖刚修筑了不到几年就已经被冲垮了,乔楚想怪不得它们阻挡不了洪水。
当时他们发现了这种问题后都陷入了一阵沉默。这种次品砖头不会无缘无故的被葺在这里,这背后肯定还有谁的授权。
因为发现了问题,所以裴忌下令大修河堤。这日他在为河堤的设计感到发愁,为了确保这次维修的河堤能够永久杜绝南方的夏汛,河堤的设计必须运用巧思,但工匠为这个要求陷入为难。
因为乔楚之前为了这次的事专门看过一些治理水患的书籍,再加上永宁给她提供的新奇的点子,她将一些治理水患的方法与永宁所提供的策略结合在一起向,裴忌提出了一个治水的方案。
他们先用厚厚的淤泥将河岸堆积成一个大堤,然后再将附近周围砌砖加以牢固,之后再在河堤附近种满草木以阻挡汛期的洪水。同时考虑到工期长的问题,裴忌下令让附近一带的村民都一致协力修葺河堤,按照出力份额领取工资,等到汛期结束后再派人重建村民们的房屋。
永宁甚至提出了让政府挨家挨户地调查那些无家可归的村民都,然后根据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抚恤金。
永宁将这个方案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每个等级按不同程度领取相应的金额。裴忌一听这个策略显得十分可用,破天荒的第一次夸赞永宁。
一旁的乔楚也在旁边附和。
这是永宁忽视了裴忌的夸奖,只是冒着星星眼看着乔楚,总算觉得自己前世看的书没有白看。虽然裴忌夸奖了赵云薇的表现,说她不负皇上的期望。虽然这句话相比于对乔楚的夸奖显得十分敷衍,但是赵云薇也不在乎,她只在乎乔楚对自己的认可。
赵云薇说:“我就只是给楚楚提了一句建议,但是楚楚为了不让裴大人你太过劳累,就连夜制定了这些方案,还酌情修改了一下,就为了能让这个方案能在大人你的眼中过目。不过现在看大人的反应,显然楚楚做得十分棒极了。果然不愧是我的楚楚。”赵云薇一脸骄傲,仿佛做出一番大事的就是她自己一样。
四人在餐桌上吃着饭,以为事情已经解决了,一派祥和,
乔楚与永宁不停地为对方夹菜,永宁尝到喜欢的,就看到自己喜欢的菜就会用公筷夹一筷放到乔楚的碗里,一边夹菜嘴里不断地嘟喃着,说这个很好吃,催促乔楚会尝尝这个,又说这个很甜,也来尝尝。不管是什么味道,都拼命地想要分享给对方。一旁的裴忌看到两人如此亲密,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他皱了皱眉,对永宁说:“公主,恕臣直言,饭桌上不可多言。”
永宁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妥,有些尴尬地低下了头,但还是不出声地为乔楚夹菜到碗里,开始一言不发地默默吃饭。
裴忌看到对方看似听进去了实际上根本没明白自己话中的重点,还是一直黏着乔楚,不由得扶额苦笑不得。
他们吃着饭,表面上气氛十分安详,但是此时却被一道声音打破。
“大人,大人。”门外的宋知州一脸焦急的样子,显然是有急事要禀报。
吃饭吃到一半被打断了,众人都下意识地看向了裴忌。裴忌说:“你们先吃着,我出去看看。”于是裴忌放下了筷子,去看看这宋大人到底是有何事要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