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杜神医名不虚传,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加针灸,佳太妃的疯病真的有所好转,已经认识太后了。
太后也将当年二皇子的死因查出,种种证据摆在佳太妃面前,她痛苦不已,深知自己犯下大错。何况,原本她与太后是昔日旧友,若不是因为先皇,她们或许不会反目成仇。
佳太妃将当年之事和盘托出,若不是自己疯了这么多年,兴许小公主早已找到。
可见,造化弄人。
如今,太后也只能凭着佳太妃所说的印记去民间逐个排查,等那些女子到了宫中,由佳太妃去一一辨认。
一批又一批的女子排查下去,始终没有找到,太后每每见到佳太妃摇头,就犹如一根针扎进了她的心里。
佳太妃也跪地认错,直言只要找到小公主,她便了却这桩心愿,之后定会以死谢罪。
林氏一听右肩上有块印记,立即想到那日在叶羽眠肩膀看见的那块,又想到她的身世......
莫不是真有如此巧的事,叶羽眠就是当年流落民间的公主?!
林氏越想越怕,脸色都变了。
江嬷嬷见林氏脸色不好,忙关心地问:“大娘子,这是发生了何事,为何脸色如此难看?”
原先,林氏让江嬷嬷打探这事时,她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现在看林氏神色异常,想来定是有何要事,抑或是林氏知道小公主的下落?
林氏没有回答江嬷嬷的话,又问道:“那你可知道那块印记是什么样子?”
江嬷嬷摇摇头,“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每次都是由佳太妃去看的,李嬷嬷也不太清楚。”
林氏点点头,“我知道了,今日也辛苦你了,先下去歇着吧!”
江嬷嬷见林氏扶额,闭目养神,便听命退下了。
一整晚,林氏都辗转难眠。
第二日傍晚,鲁修远与叶羽眠照常回府吃饭,林氏见了叶羽眠,仔细端详了她的样貌,觉着跟太后和先皇确实有几分相似。
吃饭时,林氏都寡言少语,似是有心事。
“母亲,您这是怎么了,今日是不是身子不爽,为何看着脸色不佳,菜也没怎么吃?”叶羽眠觉察到林氏与寻常有些不同,以为她身子不舒服,便关心地问道。
“哦,没事,许是昨日没睡好,都没什么胃口,你们好好吃,不用管我,我年纪大了,不比你们了。”林氏回过神,微微笑着对叶羽眠说。
“母亲,你怎么没睡好,是不是为我们筹备婚事太忙了?”鲁修远也关心地问着。
“没有,人老了,睡不好,正常的,不用大惊小怪。”
见鲁修远和叶羽眠放心,她又试探地问叶羽眠:“眠眠啊,这原本成亲都是要双方父母一起操办的,你有没有想过去寻你的亲生父母?”
叶羽眠听林氏说这话,放下饭碗,苦笑着说:“母亲,这茫茫人海的,要怎么去寻呀,我都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姓甚名谁。”
“那你养父母可曾说过,捡到你时身上有没有什么玉佩啊、金锁之类的?”林氏又问道。
叶羽眠想了想,摇摇头,“这个好像没听说过,不过,就算有,应该也被别人拿去了吧,怎么还会留在我身上呢?”
林氏一想,也对,一个襁褓中的孩子身上如果有什么值钱的物件,肯定也会被乞丐或路人拿走了,又怎么会好端端地留着呢!
“母亲,你问这个做什么?我就说你肯定是近日操心婚事累着了,都想着找眠妹妹的亲生父母了!”
鲁修远也放下碗筷,拉着林氏继续说:“母亲,累了就歇歇,不用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哈!”
“我知道,都说了不是,你们就别担心了。我呀,就是随口问问,好了好了,快吃饭,快吃饭。”林氏问完,又怕他们二人多想,便当作没事人一样,让他们吃饭。
之后的几天,林氏整日都在想这件事。
每每想要告诉叶羽眠,可看到她与自己的儿子相处得那么融洽,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可是,不说吧,她心里又膈应,总觉得心里有事,不吐不快。
这真是难倒她了。
一时间,林氏左右为难,愁得她夜不能寐。
江嬷嬷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毕竟也是林氏身边的老人儿了,看主子整日愁眉苦脸,她也想替林氏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