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如今王城之中风声鹤唳,他们三人即便易容假扮,也难免被巡逻的士兵留意,盘问一番。
正当风烟编说辞时,一名领将留意到此方动静,将他们上下打量,没看出什么端倪,但没想到启皇还有后手——那名领将拿出小块引灵金,此物只与龙脉伴生而生,因此生性能察灵力,再微渺也无妨。引灵金已起微光,风烟将问飞鸿后拽,烽火鞭先夺人半步,与禁军斗于长街。
但他们再如何也灵力受制气力有限,以禁军人数,围困他们是早晚的事。风烟得了喘息之机,转身便跑,直奔摘星塔而去。
那八枚镇灵楔必然不是启皇亲手钉入,既然至今未得第九枚镇灵楔,那么此大阵不成,必然有人在背后维系。
还能是谁?
追兵不舍,拐入小巷时宫希声无力跌坐,勉强扶墙起身,道:“此躯竭弱,我怕是不能与二位同行了,不必管我,启皇不会与我为难,请登摘星塔,了结此难。”
虽然灵力不在,但耳目依清明,禁军行追之声只在墙外,风烟刹那思明,拉上问飞鸿,“也好,倘若情况不对,你便碎空回天水泉,其他事后再论。”
宫希声连回应的力气都不剩,只点点头,目送风烟与问飞鸿离开。
这具身躯太过孱弱,修为也并不高,但先天聚灵之体,与大道相同,可惜为人过于偏激,难结道心。此时宫希声用着这具壳子,没几步便心口绞痛,不得再动。
禁军很快追入巷中,领将说了声“陛下要活的,带走”,宫希声便也没徒劳反抗,猛咳几声,跟随禁军回宫。
大抵是启皇传言要亲见,领将没让宫希声为难,只是行走之间有几名禁军骂斥了几句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修者,宫希声仿若未闻,神色淡然。
及至宫中,启皇负手座前,“只有您一位,看来问城主与风泉主已往摘星塔去了。”
宫希声注视她手中长恨,如见旧友,不由怅然,竟全未将启皇之语听入耳。
大概也未料到仙人是这般散漫性子,也太不温不火了些,启皇无奈摇头,“您是大启的座上之宾,朕不欲为难,这些日子,便请仙人在宫中暂住。听闻高祖时宫中有一芝兰殿,是特为仙人所辟,还请故地重游。”
宫希声孑然金玉殿间,仰首而问,“敢问陛下,也已对任平生一干仙门中人出手么?”
长恨剑身血光流转,此燃红之色不为宫希声所铸,而是在洞穿高祖之躯时,沾染半分怨意,数百年不得驱散。
启皇抬起长恨剑,以龙袍袖角擦拭,“都是大启子民,便是朕之子民,杀了他们,对朕而言并无好处。朕这一子,不成功便成仁,不论后事,也自没有赶尽杀绝的必要。不过那位任盟主倒是个角色,难怪能承仙盟之重而不倾。只看他与朕,究竟谁更胜一招了。”
宫希声阖眼,已明启皇之意。
有宫女为他引路去芝兰殿,离去前,启皇忽道:“朕还有一求。待天下安定,仙人可愿与朕试剑两招?”
阶下宫希声缓回身,“陛下之剑因何而拔?待此问得解,再来寻我也不迟。”
.
摘星塔乃是国师之地,无金银宝器又无美人美酒,寻常也没有谁特地往这儿跑,从前有无铭布置的千万阵法,连只蚊蝇都飞不进,自然也不需要什么重兵把守。不过眼下境况不同往日,禁军严守摘星塔门前,远望去,气势汹汹。
“师兄。”问飞鸿道,“不如我引开他们,然后师兄乘机进入摘星塔。”
风烟沉思片刻,“不可,启皇若捉了你,定要拿来威胁我,没什么分别。”
只他们二人,如何与禁军相抗?
幸好风烟平日便会身带些小东西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他们绕行至塔下,借障眼法遮掩以灌木藏身,风烟看准时机甩出一枚火药,数枚飞针刺入守军穴要,与问飞鸿飞身闯入。
摘星塔果然就是八枚镇灵楔所在,毕竟无铭还要在阵眼运作,不可能灵力尽消。靠近摘星塔后,问飞鸿顿觉身上一轻,虽不同从前那般如鱼得水,但也不会半点劲使不上。便自落了半步,为风烟断后。
塔内是层叠盘旋的长阶,追兵在下蜂拥而上,问飞鸿居高占优,尚可一战。
风烟顿步,“侯爷。”
长阶拐角后,江宴身披星甲,手握银剑,拦路于道中,“风泉主,今日你们不可过此。”
在塔中尚有余力,风烟出手结阵,拦下阶后追来的禁军,解放了问飞鸿,二人前后站定,与江宴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