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她跟着她娘下地,吃了午饭后再去李夫子家里读书习字,日子过得舒舒坦坦,别有一番滋味。
她娘手艺很不错,做的饭菜比她好吃许多,婶婶们对她也很好,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她。
渐渐的,她将那把消失的剑给忘了。
某一日,她像往常一样跟着她娘下地。陆天玑卷起裤腿,手里拿着秧苗,有样学样的学着她娘插秧。
不远处的小山丘上,某个婶婶带着一位姑娘在那儿站着,婶婶的手指指着陆天玑,那姑娘的眼睛就朝她望了过去。
“姑娘啊,这就是我们小陆,你看咋样?”
姑娘看着地里埋头插秧的人,嘴角都压不住了:“我看甚好。”
闻言,婶婶大喜:“好,那亲事就这么定了。只不过哦……”
婶婶拉过姑娘的手:“小陆是个老实人,她娘……还想抱个乖乖孙女。”
姑娘听后不禁红了脸颊:“婶婶放心,娘的心愿我都懂。”
有了这句话,婶婶才安心将姑娘送了回去,走之前还与她定了婚期,准备妥当之后便将她接过来拜堂成亲。
地里的陆天玑对此毫无察觉,依旧埋头插着秧苗。她娘还夸她:“我娃的秧苗插得真正。”
陆天玑笑了笑,露出一排大白牙:“那是。”
过了两日,她像往常一样插完秧回家吃饭,她娘递给她了一个包袱:
“娘给你做了一身新衣裳,快去换上。”
陆天玑放下碗筷,起身到屋里换了衣裳。
换好衣裳后,她走了出来。她摸着身上这件像喜服一样的大红色衣裙,不解道:
“娘,这衣裳怎么这么红,想要拜堂成亲似的。”
“红点才好呢。”
说着,她娘从怀里掏出一根画眉笔,弯下腰抬着她的下巴替她画起了眉毛。
画好眉毛后又给她涂了些胭脂,陆天玑被她娘弄得云里雾里:“娘,你这是做什么?我待会儿还得去李夫子家听课呢。”
她娘又从袖口中掏出一根红丝带,系在了她的发髻上,尔后十分满意地围着她转了一圈:
“我娃真漂亮。”
她站在陆天玑跟前:
“待会儿不用去李夫子家了。”
陆天玑不解:
“啊?为什么啊?”
她娘笑得眉眼弯弯:
“傻丫头,你要成亲了。”
陆天玑“咻”的站起身,吓得她不知所错,看了她娘半晌才从嘴里蹦出一个字:
“啊?”
话音刚落,就听到屋外锣鼓喧天,穿着喜庆的婶婶们接二连三的涌进了屋。
她们先给陆天玑和她娘道了声喜,尔后十分麻利地将屋子捯饬了一翻,她们特意腾了间空屋子,贴了喜字,换了喜被,又在桌上放了喜酒,被子上撒了花生红枣桂圆……
陆天玑被婶婶们拉进了屋,她环顾四周,这屋里简直就跟婚房一模一样。
站在这屋里,她吓得连连摆手:“不行啊,婶婶,我还不能成亲。”
她娘也换了一身喜庆的衣裳,此时正系着腰带从一侧走出来:“有什么不行的?我看那姑娘挺好。”
陆天玑欲哭无泪:“万一……万一人家不喜欢我呢?”
婶婶们相视一笑:“放心,人家姑娘可稀罕你了。”
说着,她每便将陆天玑拉到了屋外,只见屋外不知何时摆好了宴席,那饭菜香得让人垂涎三尺,美酒佳肴应有尽有。
一位婶婶牵过来一匹高头大马,马的脖子上挂着大红花:“快,小陆,骑上马去接新娘子。”
不等陆天玑答应,她们就将她赶上了马,婶婶牵着马往一条林间小道上走,后面洋洋洒洒跟着一群人。
陆天玑坐在马上,好几次想翻身下马,却一次又一次被婶婶们拦住了。
“我还不能成亲!”
婶婶们却不理她,只顾着自己笑。
牵着马走了一会儿,迎面拐角处来了一个花轿,看着花轿越来越近,陆天玑越发着急:
“我……我真不能成亲。”
婶婶们依旧不言,只拉着马往前走。
忽然,抬着花轿的人开始颠起了轿子,嘴里还念念有词。
花轿越来越近,轿子也颠得越发厉害,晃得不成样子。终于,在几位婶婶们的大力颠簸下,花轿散架了。
这就苦了花轿中的新娘子,她一下就飞了出来,眼见就要撞上一旁的大树。
此时,陆天玑的马就像有灵性一般,它挣脱缰绳,带着陆天玑冲了过去,在危机关头救下了那位新娘子。
新娘子正巧落在马背上,一脚踩着马镫,一手拉着陆天玑的胳膊,姿势也不算太狼狈,只是盖头不知飞到了何处。
陆天玑看着那张熟悉的脸,心脏忽然猛地一缩:“月……月亮?”
新娘子抬起头:“陆妹妹认得我?”
闻言,婶婶们都笑出了声:“还说不愿意成亲呢,小陆肯定早就偷偷跑去看过新娘子了。”
“是啊是啊,我就说小陆一定喜欢新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