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马车停稳,桓九凌才得以逃脱。
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动作不动,导致他四肢都僵在一起,伸动时发出咔咔脆响。
死太监过于随心所欲了,只顾自己舒坦,全然没顾及自己好受与否。赵庸下马车后,桓九凌揉着酸痛的关节,忍不住咬牙,低低咒骂一声。
他要是再让死太监当猫撸,他就不姓桓!
等他手脚不协调地下马车,一座巨大的庄子出现眼前。
周围没有其他屋舍,唯此一间伫立于山间,背山面水,占地很广。
桓九凌习惯性怒斥赵庸的侈靡,多有不屑。
他倒不是仇富,主要因为赵庸这些东西都是强占民脂民膏得来的,又不是靠自己能力获得的,自然令人不齿。
庄子内的人早早就等在了门前,一看赵庸现身,即刻热络迎上来,与他低声说着庄内的情况。
桓九凌对这些不甚感兴趣,但却对此行来做什么十足在意。
上次赵庸说罚自己跟他一起去看看,他平日都在做些什么事。
桓九凌本能地认为是去堤坝上当监工,谁知跑到这么个避世一般的庄园里,着实奇怪。
眼神好奇地四处打量,蓦地,感受一道审量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迎着看过去,前头的赵庸不知何时回过了身,正望向自己,他身边的管家同样。
天光大好,冬日风沉沉,山间凉得更明显。赵庸周身晕开淡金微芒,眸色静静,却莫名暗藏玄机,像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正在前方等着桓九凌。
桓九凌背脊顿时炸开一尾刺麻,头皮嗡嗡鸣响。
“准备好了吗?桓小郎君。”赵庸面上牵出温笑。
闻声,喉头陡然紧张到发干,桓九凌直觉这庄子里绝对不简单,莫名忐忑不安。
他能不进去吗?
显然是不行,桓九凌努力摆出笑脸,颠颠几步来到赵庸面前:“我准备好了。”
跟随管家指引,穿过大院,进到个两层高的楼阁中。一上到二楼,芬芳馥郁一时,泼洒在房间各处。
屋内宽阔,摆下许多长桌,看上去是设宴的规模。
而且桓九凌数了数,足足有二十张桌子,要来的人还不少。
一时疑云层生,难不成死太监是要在这里宴约群臣,玩结党营私的勾当?
正想着,就听见管家询问赵庸说:“督公,这次是何安排?”
赵庸已经落于主位,一袭青色织锦宽袍曳地,发间簪只墨绿水玉簪,乌发披至肩下,修长指尖抵额,眸狭长,尾轻挑。
光看容貌,与温润如玉的贵家公子没有二致。
所以说人不可貌相,桓九凌以赵庸为反面例子,深刻理解了这个道理。
然后就被赵庸挑眉抓住:“一到十,桓小郎君挑一个喜欢的数字。”
“……一。”
赵庸“唔”了声,唇边的笑意深浓:“一,真是挑了个好数字。”
什么啊,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赵庸没有解释,转头对管家嘱咐:“就按桓小郎君说的,去安排吧。”
桓九凌眼瞧着管家走下木梯,仍在思考他们到底在搞什么幺蛾子。
“不坐着,还是想一直站着?”
赵庸似笑非笑的话音传到耳畔,桓九凌立马摆出一脸乖巧:“坐,那肯定坐着。”
瞄准身旁的空桌子,刚要坐下,一声不轻不重的叩响在屋中响彻。
桓九凌循声转头,赵庸支着额头,眼神含笑,恬静瞧着他。
但桓九凌不敢把那笑容视为是好意,局促等待他开口。赵庸边用指尖敲打桌面,边不紧不慢地道:“你打算坐那儿?”
桓九凌瞄了眼自己旁边的座位,普普通通,没感觉有什么问题。可赵庸这么问,显然是有大问题的。
透过赵庸古井无波的眼神,桓九凌读不出什么关键信息,随即眼神转到旁边,求助性的与木头似的元清对视,希冀他能给自己一点提示。
然而元清目光端正,不偏不倚,根本连看都不看他一眼。
桓九凌的这点小动作自然没能逃过赵庸的眼,眸底划过无声的冷意。
“既如此,桓小郎君就坐那儿吧。”
赵庸没再给桓九凌犹豫的机会,专断地帮他下了决定。桓九凌慢吞吞坐下,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很快便有婢女仆从上楼,端着时令的瓜果和点心,置于桌上。
接着,又有乐师手捧乐器在屋中一角坐下,奏响动听宜人的乐曲。
真跟宴席没有任何区别,除了与宴的宾客们暂时还没到来。
这时,楼下再次传来上楼的脚步声,听着似乎只有一个人,脚步轻轻,唯有偶尔泄出的一两道咯吱轻响。
脚步声很快来到楼梯口,跟着,高亢的报声传遍整间屋子——
“陈曼儿,年十六,江苏淮宁人士。”
纤瘦曼妙的身影在朱裙的舞动下浮现,一张巴掌大的小脸,清丽似荷,眸光水润,垂遮于长睫之下,云鬟雾鬓,步步生莲至主位下首,端敬行礼。
“民女陈曼儿见过督公。”
目睹一切的桓九凌双眼慢慢瞠大,不可置信地瞧着这只在电视剧中看到过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