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日很快过去了,眨眼之间。
凌云追上薛情,二人在城墙站定,城下兵临。
从城墙往下望去,黑压压一片,二皇子骑马在前。当他抬头,城墙上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凌云。
他有些意外,但并未表现。
“凌将军,我奉父皇之命来寿县。既然将军已然控制寿县大局,那便请开门,让我扫平动荡,好向父皇交差。”
二人早已备好说辞。
“殿下,如你所见,寿县之事已解。明日我便修书圣上,殿下班师回城即可。”
二皇子不依不饶,举出圣旨。
“父皇下旨让我前来,若我此刻回转,怕是要背上抗旨之名,请将军即刻打开城门。”
“那请殿下撤去军队,臣亲自接殿下入城,如何?”
二皇子听来,轻笑一声。他没有立刻回复,而是派人取来弓箭,对准城墙,勾弦连射十箭。
箭直指凌云而去,但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拨剑三两下,箭便落在身后。
只不过,待他再次将目光聚焦到二皇子身上时,他又已搭好箭。这次的对象不是凌云,而是两个百姓。
“可惜啊,凌将军不听吩咐,我只能给他点颜色瞧瞧了。”
他眼神轻蔑,张弓对准其中的男人,毫不犹豫。只一箭,便射穿男人胸口,让他瞬间倒地。
一旁妇人目睹男人被杀,而下一支箭便正对着自己,吓得惊厥。
即便她已晕了,二皇子依然没放过她,下一秒便一箭穿心。
他的最终目的是屠城,毫无顾忌地杀两个人只是他的警告。杀完,他将弓箭扔给手下,畅快大笑,仿若无事发生。
“不劳烦凌将军了。将士们日夜赶路,不曾休息,我先在城外安顿好他们,到时再来。”说完,他调转方向,带着军队潇洒退去。
凌云二人在城墙上看得揪心,却无法出手,只能放他离开。
“这便是二皇子?”
蹲在一旁的王莽站起来,问道。
“是。”黄、徐二人也直起身子。
为了让三人脑子清醒些,避免他们关键时刻倒戈。薛情特意让他们吃住在城墙,就为了让他们亲自看看二皇子会如何做。
若二皇子别无他心,只为复命,便不会拒绝方才凌云的提议。黄、徐二人已然明了。如此,王莽便也不用操心了,他们自会想办法将他敷衍过去。
薛情看着离去的队伍,对三人说道:“看到了吧。”
黄程与王莽点头如捣蒜。
“想送命的话现在就可以去。”
二人又猛然摇头摆手。
危机暂时解除,城墙留下徐敞值守,薛情和凌云则去往后方。
自从城墙下来,薛情一直皱着眉,愁苦凝重,不知在想什么。
凌云察觉到她的焦愁,将手抚上她眉间:“还未到绝路,他们还在等着我们呢。”
薛情抬头,魏娘子夫妇和她的哥哥们、杏英两姐妹,还有王四,大家全都在。他们朴实热情笑着,招手:“慕公子!”
这一唤,唤起槐县某个平常的下午。
黄昏日下,两个哥哥,还有爹娘。薛家只是个小小县令之家,清冷门庭外,一家人张望,等着外出的小女儿回家。
薛母:“情儿,快回家来了。”
薛怀瑾嗔怪:“跑哪儿去了,等你开饭呢。”
“我回来啦!”小小的人儿笑着跑进门。
薛情有些热泪盈眶了:“你们都来了。”
魏娘子乐乐呵呵地:“慕公子,守城之事怎少得了我们呢。”她手上还拿着铲子。
薛情忍俊不禁了:“魏娘子,你做饭?”
魏娘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立马将铲子塞给庄茂:“不不,不是我,是他。”庄茂傻傻接过。
薛情笑了笑,视线转向王四。
上次见县令,本想让他出口恶气,但他最后却没有动手,薛情问起缘由。
王四的回答出乎意料:“我拿起刑具,恍惚觉得那不是我该拿的东西。他自有律例去收,待此事揭过,我还想拿书卷纸笔。”
他举起双手,对未来充满期待。
此情此景,热络的温度由外而内直抵人心。薛情暗下决心,一定要保下他们。
*
宁静一直持续到夜晚。二人与百姓围坐在篝火旁,时不时几声鸟叫,为深静的夜色更添沉谧。
魏娘子已然困倦,倒在庄茂的肩膀睡着。王四在不远处倚着柱子,杏英两姐妹则在一旁的角落里蜷缩着,一同盖着破旧的小棉被。
一切安静而美好。
薛情和凌云没睡,两人并坐着,等待一场风雨来临。
薛情拾柴添火,看星象方位,已近寅时。她看向凌云:“将军,要不你先休息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