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培训群里纷纷在晒成绩,有人欢喜有人忧。
培训老师平时就很看好秦离,私聊问她成绩如何,秦离将成绩单拍照发给她。
【可以啊,这个分数很不错了。之后你如果有精力,可以再刷刷分,不过这个基础分是够了,可以把重心放在其他准备材料上了。】
秦离犹豫着,还是将自己不打算出国的事告诉她了。
培训老师震惊,特意播了语音过来,跟秦离讲了二十多分钟的电话,询问她的情况。秦离跟她说自己的顾虑,主要是觉得时间上来不及了,而且自己也没想好出去读什么专业。
老师人很好,跟她一一解惑,说道不同的国家申请时间不同,她现在才大三下,直到大四上之前,其实都有申请机会。至于专业和学校,都还有时间慢慢去了解,这两年TESOL是热门专业,也很适合她,只是语言基础要求就更高了,她也可以考虑从金融、社会学等方向去申请,至于她最初设想的文学,其实是不太建议的。
老师说得很细致,最后有一段话打动了秦离。
你都投了这么多时间和金钱进来了,就这么放弃也太可惜了。反正还有时间,不如就继续准备着,万一慢慢摸索到自己喜欢的方向了呢。
退一万步说,如果到最后已收到offer了,到时候还可以再考虑去还是不去呢。
而且,秦离的性格会很适合在国外呆,说不定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最后一句也是秦离最初选择出国的初衷。
她原本坚定的想法又动摇了。
挂完电话后不久,秦离又恰好收到了GRE老师的消息,问她这周来上课吗,还有可以跟其他班的进度补前面的课。
她暑假前一时冲动,报了个九月份开学的GRE培训班。这两个月陆陆续续上着课,最近就老是请假不去,作业也没好好完成。除了心思都放在黎羽身上外,也确实是手上一堆事,力不从心。
这种同时做了许多安排,实际根本顾不过来的情况也不是头一回了。
她总是这样,什么都想要,哪个都不想放弃,总觉得拼一拼都能干下来。或许实在到了不得不放弃的时候,自然知道自己更想要的是哪个了。
最后,秦离还是决定,继续准备着吧,好歹GRE交了大几千块钱呢,至少先把课上完。反正雅思也考完了,剩下的就是刷刷绩点,准备CV和推荐信啥的了,应该也不会花很多时间。
至于考研……南昕不是说大多数人一般翻过年三四月才开始准备吗。她也不是纯粹新手跨考,好歹已经一直在L大上法学专业课呢。
来得及,肯定来得及的。
考虑好后,秦离就陷入了加倍忙碌中。她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合理,却逃避式地没有告诉黎羽。
反正现在还没到时候呢,而且黎羽最近这么忙,等她俩闲下来再说吧。
两人的时空开始错位了。
黎羽花了两个星期时间快速写完论文后,回公司忙得天昏地暗,便不得不减少回学校这边的次数,只有周末才回来趟。秦离则背着电脑包,辗转于不同的课堂之间,看书、刷题、写材料。
秦离也主动去公司那边找了黎羽几次。但她大部分时候不在公司,即使在,不是刚好在接待客户,就是跟同事商量项目细节,只匆忙交待秦离先等等。这等,往往就是一个来小时。事后,黎羽总是很愧疚,但又说不出来让她不来的话。
每次,秦离坐在那里,看着公司里众人忙忙碌碌,偶尔有路过的人偷瞄她,就浑身不自在。她总觉得黎羽和她被隔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对方在那边世界好像如鱼得水,而她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
而且,她也不想让黎羽为难,让公司里人说闲话,觉得她公私不分。于是久而久之,她便不来了。
明明都在同一个城市,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却生生阻隔了两个人,每周的见面变成了唯一的渴望。
不仅如此,两人连消息来往都比过去少了很多。
秦离这边自由些,虽然课很多,但总是忍不住给黎羽发消息,一贯说很多话,分享当天的很多事。黎羽那边,回消息的频率却是越来越低,往往秦离当时分享的心情都已经过了,才收到她的反馈。
她不可能随时看手机,秦离知道的,但难免心情低落。
直到有一次,秦离不小心分享了重复的视频链接过去,黎羽却完全没察觉,她才意识到,黎羽或许根本没有看她分享的内容。
她在手机上往前翻了翻,意识到黎羽回复的多是万能的几句话,要么是“我这会有点事,晚点再看”,“挺有意思的”,或者干脆直接问她今天过得怎么样,大概都是这么些意思。
热恋的时候不会察觉,等最近的倦意上来后,秦离终于后知后觉,她喜欢的那些,什么二次元啊,网上的搞笑视频啊,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黎羽原来本身都是不感兴趣的,只是因为是她,才会有所回应。但现在忙起来了,这些回应失去高涨的情绪依托,便变得干涩。
慢慢的,秦离又将这些分享发给了更懂她,会给她及时充分反馈的朋友。
黎羽的朋友圈也逐渐被公司项目宣传和活动介绍占据,不再有她自己的生活碎片。
秦离知道,她的微信也不再只有她一个人,也不可能只有她一个人。
过往她最讨厌的就是朋友在朋友圈发这种像商业广告的内容,但换成黎羽了,她也能理解了,是不得不这样吧,毕竟不再是单纯的学生仔,出身社会了啊。
她都懂的,只是——不习惯这样的节奏。
社会,像一个张着巨口,里面黑漆漆的庞大迷雾状怪兽,吞噬掉一切她熟悉的人和事。
所有人都有去无回,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