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道:“有什么能出宫的小道吗?”
翠微与纤云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江月裁思索片刻,叫了元溪进来,吩咐道:“你带几个信得过的,沿着宫墙找一找有没有能出去的小门。”
元溪领命而去。
江月裁让翠微拿了张纸出来,在上面写着要买的东西。
在路边摆摊要薄利多销,定价不宜过高,相应的成本也需要控制。
汤底就用鸡架熬,煮得入味的鸡架还可以卖,想来是有人愿意买去下酒的。
青菜宫里就种了,等去了市场看看,买些没有的。
再买些菌菇、粉条,食材就算备齐了。
调料要多买些辣椒,再加上葱姜蒜、花椒之类的。
他写完,让翠微收起纸笔,待墨干了后便折了起来。
元溪也领着人回来了。
“主子,墙上没发现能过人的地方,倒是有个猫狗进出的小洞。”
江月裁闻言沉思片刻,起了坏心思,“去找些锤子、凿子过来,没有门我们就造一个。”
——
趴在寝殿顶上的影三听见此言,精神一凛,迅速去找顾承渊。
顾承渊正在御书房中,里面还有闲杂人等,瞧着不像一时半刻能出去的样子。
影三不便现身,从腰间取出一张细长的字条,在上面写道:皇后要出宫。
随后悄悄将窗户打开一个小缝,将字条卷起来丢了进去。
不偏不倚,正落到顾承渊面前。
顾承渊正让人把昨日批的折子发回去,刚刚又打开江月裁写的那道折子看了一遍,心情正好。
他看了眼字条,提起毛笔,御笔朱批写了两个字——随他。
借着袖袍的遮掩顺着窗户扔了出去。
影三捡起字条,看了一眼,懂了。
照他的意思做。
于是他找到宫墙上的那个小洞,叫了影四来帮忙,两人合力把那个小洞挖成了半人高的大洞。
——
江月裁在宫里找了一圈,带着人拿了干农活用的锄头赶来。
到了洞前,他一愣,“这是猫狗进出的小洞?”
元溪走上前来,也十分意外,“奴才找到的时候,它确实是小洞。”
江月裁也没多想,弯下腰钻了出去,随口道:“不过这洞还是小了些,做的锅应该出不来,等回来再挖开些。”
他让人把农具拿出来先放在旁边,背篓带出去装东西。
今日出宫他只带了方丘、元溪和纤云,翠微和敬安则留在宫里主持大局。
到了市场上,江月裁直奔卖肉的摊子,问人家有没有鸡架。
秉承着货比三家的原则,他多问了几家。
价格都差不多,两文钱一个。
倒是有一家卖三文钱两个,不过普遍也小些。
有个老板娘见他们人多,便说道:“你若是能买上十个,我便送你一个。”
江月裁当场便定了,“好,那就买上十个。”
纤云立即数了钱递过去。
老板娘笑着接过,送了他们两张干荷叶,垫在背篓底部,将鸡架装了进去。
买完鸡架,江月裁又逛起了菜摊,买了四家摊主自称是最辣的辣椒。
此行正好四个人,四人便各拿了一种,记住是哪家买来的,等回宫试过好知道下次买哪种。
纤云自信满满地拿着自己选中的辣椒,笑道:“主子,我手里这个肯定是最辣的。”
江月裁笑道:“那你可好好记住了是哪家,别回头找不到。”
纤云笑着应是。
江月裁又在菜摊上买了些豆芽、菌菇和鲜嫩的春笋。
不得不说,麻辣烫就是蔬菜最好的归宿,放进去随便煮煮就会变得特别好吃。
他一转头,又被一个肉铺吸引去了目光。
肉铺案上摆着一个木盆,好几块血豆腐泡在里面。
江月裁有些惊喜地问道:“这是猪血吗?”
卖肉的汉子答道:“对,来一块?”
江月裁激动地点点头,他小时候市场上还卖猪血做的血豆腐,近些年全变成鸭血了。
他怀念已久,一时高兴地连价都忘了问。
那边汉子正包着血豆腐。
江月裁不太好意思地轻咳一声,“刚才忘了问,多少钱一块。”
汉子笑道:“放心,正常价,三文钱。”
江月裁又问道:“这是今天新做的吗?”
汉子点点头,“是,买回去泡在凉水里,放个两天是没问题的。”
江月裁道:“那再来两块。”
这东西煮在麻辣烫里也好吃。
他又带着人去铺子里买了些粉条,便心满意足地回宫了。
走到刚才出来的洞口,江月裁脚步一顿。
他后退一步,仔细看了看,这洞口似乎又比他们出来时大了许多。
可以称得上是小门了。
他上前用手臂量了量,估计着这个宽度,他定做的锅应当是畅通无阻了。
奇怪。
江月裁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刚才是对着洞口许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