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时间,马上高考出了分就该填写志愿了,张浩顺口问时姝,“想好报考哪个学校了吗?”
说起志愿,时姝脸上闪过一丝犹豫。
可能是看出了时姝的苦恼,张浩安慰她,“没关系,反正还有时间,多找资料了解一下,看看自己喜欢什么方向,我听你奶奶说,你读书可厉害了......”
时姝不知道奶奶还会在外面跟别人夸自己,而且有点太夸张了。
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也没有了,奶奶是对我自带滤镜哈哈哈哈。对了小张哥哥,你之前怎么会想到报考教育专业的呢?”
张浩是在一所名牌师范大学里念书,按照他的分数当时也大可报一个热门的理工学科,毕业出来后找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成为村里眼里有出息的人物,虽然现在大家口中小张哥哥已经很有厉害了。
“还记得我小时候吗?我学习不好,还总是被留堂。”
时姝点点头,她知道张浩说的是他上小学的时期,当时上的就是村里的小学。
说起来,时清竹还是他的班主任。
“那个时候我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年只有过年的那几天才能回来,家里只有我一个人。”
年纪尚小的他连生活都不能应付,更不用说学习。
他整日里浑浑噩噩,课也听不进去,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
是时清竹注意到了他。
对他要求严格,每天必须做完作业才能回去,写不出来就单独再给他讲一遍,对他一边又一边强调学习的意义。
多年以后,他终于懂得老师的苦心。
可在其他地区的孩子,或许也有无数个“年幼的他”,被生活的巨浪席卷到没有时间喘气,很痛苦却找不到解脱的方法,只能自怨自艾。
他想把当年收到的那份温暖传递下去,都当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这些话太过沉重,对于时姝,他只是说道,“小时候觉得当老师很厉害,所以长大以后也想实现这个梦想。”
张浩露出一个轻松的笑容,又对时姝打趣道,“我记得你小时候的梦想,说是要当个小神仙。”
时姝脸上发热,想起自己小时候说过的那些豪言壮语。
“我以后要做一个天上的小神仙,只要挥挥手树上就能结出薯片和蛋糕,地上长出来的都是巧克力和果冻,大家都不用干农活,只要我施展魔法,食物都会从地上自己长脚乖乖跑进米仓......”
这是小时姝的梦想,那天午睡的时候,小时姝的嘴里都念念有词。
这些时姝早就不记得了,难为张浩还能帮她回忆起来。
车已经开到目的地了,远远就看到远处热闹的集市,他一边查看周围的路况停车,一边对时姝说道,“等回去我帮咱们时姝看看,哪个大学有‘神仙’专业,让我们这位实习小神仙报考。”
时姝早就摸准了小张哥哥的“恶劣”秉性,干脆扭过头不理会他的打趣。
“怎么了,生气了?”
见时姝闷闷不乐,张浩又连忙拉过时姝的胳膊,“走走走,哥带你吃好吃的,今天哥买单!”
张浩拉着时姝说了好一会儿,时姝才假装要自己考虑一下,跟着他往集市走去了。
--
路边的小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无论是吃的用的还是衣服农具,几乎应有尽有。
有手巧的老人,还会自己做簸箕、扫帚和小篮子,放在地上售卖。
虽然是手工制作,但这些东西比工厂里的机器做的更美观结实,价格还便宜一半。
时姝买了好几个竹条手编的小篮子,想着回去的时候带给小雅她们当纪念品,也算是照顾生意了。
上了岁数的老人种地已经很勉强了,所以会做些手工活补贴家用,都很不容易。
摊主是个年迈的奶奶,当即明白了时姝的好意,颤颤巍巍拉住时姝的手,非要给时姝的篮子里塞自家种的小萝卜和土豆。
“奶奶,真不用,您留着卖吧。”时姝不好意思要,本来小篮子的价格已经很低了,几块钱一个就需要坐下来编半天,更不用说这些菜,老人浇次水都很费力。
老人被时姝安抚了好半天才坐回原位,时姝和她招招手又跑去其他摊位逛。
街道两边的人群挤不动,简直称得上是摩肩接踵,时姝逛了会儿就和张浩走散了,她皱皱眉,踮起脚往远处眺望,企图寻找熟悉的身影。
突然,自己的右肩一沉,被背后的人拍了一下,时姝惊喜地回头喊道,“小张哥哥!”
来人的情绪却蓦地冷了下去,反问时姝,“小张哥哥?”
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眼前,时姝转过身,觉得自己一定是今天起的太早产生了幻觉,喃喃出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