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苏其实也不知道该告诉谢乘风一些什么。因为她对沈厌,其实知之甚少。
她只知他身上带着很多伤,背负着一件必须要去完成的事。
其他任何关于沈厌来历的,落苏一概不知。
只是——落苏突然间想到了什么。
她看着谢乘风道:“谢公子,接下来我要跟你说的这件事情十分重要,你可否保证,绝对不会讲述与他人听。”
谢乘风认真点头。
然后他就听到落苏在看到他点头后,扔下一句:“沈厌之前,一直戴着面具。”
这是落苏唯一知道的,不涉及上辈子,但是又确实牵扯到沈厌在来到三公主府之前的一件事。
但又因为这件事必然带着一些沈厌不想提及的伤痛,所以落苏不得不嘱咐谢乘风这一句。
于是,落苏就看到在她说出这句话后,谢乘风脸色变了。
而一直在他们身边等候的清英,表情也是微微一惊。
谢乘风的脸色有些难看,却还是看着她,坚持地问了一句:“那三公主可知,是怎样的面具?”
落苏一瞅谢乘风表情,便也知道谢乘风必然是联想到了一些什么。
她一时也有些心急,但奈何落苏也从未见过那个面具。
落苏只能根据小说里提到的关于绑架的内容,描述道:“那个面具应该能露出一点点的下颌角、嘴巴。至于其他部位,除了眼睛,应该是能全部覆盖掉的。”
说完这句话后,落苏就停下了。
她怕其他一些她想象出来的描述,说出来会影响谢乘风的判断。
于是谢乘风就只是跟随落苏那一句短短描述的画面,去想象,去试图还原那个面具的样子。
谢乘风本以为这事儿会很难的,毕竟落苏给的条件如此简略。
但是他的脑袋里,居然真的随着落苏的那番话,冒出了那张面具。
甚至还出现了那张带着那样面具的人。
那个人正用着一种黑黢黢的眼神盯着自己。
眼里是快要溢出来的恶意。
谢乘风还想再看,但是小时候的他就被奶娘牵走了。
后来谢乘风又去过那个院子好几次,都再也没见到过那个瘦小的身影。
直到谢乘风慢慢明得事理,知道面具乃是犯了错的人佩戴。
这时候谢乘风才又凑上去问母亲:“娘,咱们院子是不是有一个人戴面具呀?他是犯了何错?我们有没有可能原谅他?”
母亲听到他话明显怔了怔,可很快又把他抱住。
谢乘风记得那时候母亲的手上的力道很大,一个字一个字分明地对他说:“风儿可是看到了他,风儿别怕。”
谢乘风也不知道自己要怕些什么,又为何要怕?
他只是听母亲说:“那孩子相貌丑陋不堪见人,自请戴上面具,怕吓到旁人。”
谢乘风于是就“哦”了一声。
尽管他心里面不理解,觉得皮相乃是虚妄,不必因此烦忧,但还是决定遵从那孩子的决定。
谢乘风就这么一年年长大,他的世界变得愈发丰富多彩。
他得读书识字,他得游历山川,他得荡平眼前一切不平之事。
当年那个戴着面具、眼里满是阴郁的孩子。
就像片落叶似的,轻轻飘下,停在谢乘风记忆的长河里,再激不起任何痕迹。
直至今日落苏猛然提起。
谢乘风才从脑海里,翻出了当年对于那个孩子的记忆。
更奇异的是,直至此刻谢乘风想起。
谢乘风才发现,那孩子当年躲在暗处看他的眼睛,居然诡异地跟画像里的沈公子重合了起来。
他们都有着一样的,满是恶意的眼睛。
谢乘风在这一瞬间内思考了很多。
但他还是很快地,向落苏给出了他思考后的答案,他说:“三公主,沈公子很可能是臣家中的奴仆……”
轰隆隆,仿若一道雷劈上天灵盖。
落苏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会得到这么个答案。
再去看谢乘风,谢乘风也并没有比她好到哪里去。
整个人也被这个沈厌可能的来历,打击得有些面色僵硬。
清英可以说是他们三人中最快反应过来的。
她先叫了一声:“殿下。”见人回神后才说,“你先别慌,现下知道了沈公子来历是好事,你先继续按照计划前往皇城。”
然后她才又把头转向了谢乘风。
谢乘风此刻整个人是那样的沉默又僵硬,让清英心头也跟着稍微地梗了一下。
但清英很快也找回了自己预备要对人说的话:“至于谢公子,你现下所思虑的,也未必是事情全貌,你大可以跟着殿下一起回皇城,一起去查探看看。”
谢乘风原本因为思虑而稍微有些涣散的眼神,又重新汇聚起来。
他朝清英道谢似的笑了笑,说:“不必了。”
他的目光又恢复了往常的坚定,对着清英道:“我先跟你去把佻山、云州之事收尾之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