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只剩下苏护和郑伦两个人时,郑伦对苏护道,“事已至此,侯爷既为人臣,娘娘贵为王后,不如尽本分,应了娘娘吧。”
苏护笑了一声,不知是苦笑还是嘲讽,“他当年要我女儿,如今要我出兵。我这冀州城内,还有什么是他不能要的。”王座上的那位,不过是个女奴扶正后生的幼子。执政这么些年,穷兵黩武,民不聊生。可这还不够,年年进贡不够,岁岁来朝不够,竟然非要他送出女儿。
当年,他的女儿芳龄二九,美貌闻达诸侯。各路诸侯公子,哪个不想一睹苏小姐的芳容。不过他没应允,因为待价而沽总高过尘埃落定。他苏护不过是八百路诸侯之一,论实力不及四大诸侯,论才德亦名不见经传,这辈子唯一能让人赞一句的,莫过于他的女儿艳冠群芳。本想着过几年和四大诸侯结亲,但凡冀州有难,也好有个帮衬。
可帝辛要他的女儿。一个年年加税的君王要他的女儿!
那日,怀着长年的不满和被费仲尤浑二人多次勒索的愤怒,苏护拔出佩剑在宫墙上题了十六字反诗: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题诗的时候,苏护心里想的是:红颜祸水贻害家族,宁可把女儿杀了,也绝不送入商王宫。
后来回了冀州,西伯侯和北伯侯兵临城下,苏护又觉得,他不能置苏氏一门不顾,不能置冀州百姓不顾,也许他应该妥协。可是把女儿送入王宫,不论得不得宠,他都觉得脸面挂不住。若是得宠,今日闹到兵临城下,可堪回首;况且闹到这个地步,他的女儿也没什么得宠的指望,那岂不是要被人说,平白生得美貌如花,却落得独守深宫,真是空负了这么多年的好名声。
正当苏护觉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时候,西伯侯姬昌给他递了个台阶,“老兄爱民如子,大王不过是要你封地上一个美人,你又何必这么小气呢。”
西伯侯这句话点醒了他,不就是要美人吗,冀州又不是没有美人。找个年龄相仿的送过去,不是自己的女儿,好歹能过了自己心里这道坎。
于是,苏护买了一个称得上美人的庄户女子,取名妲己,送上了车辇。而他的女儿则悄悄嫁去了西北边陲之地,终生没有再回过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