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闻太师在罗浮洞里喝了许多酒,赵公明同他说了许多宽慰的话。等到走出洞口,跨上墨麒麟,闻仲的脑子里仍然在想,他这半辈子,扪心自问,对大商,尽职尽责;对先王,未有一日敢忘重托。可时至今日,内忧外患,家国不宁,殷商基业何至于此?满朝文武尽是贤臣,又何至于弄出一个祸国妖妃苏妲己?
夜色晴朗,抬头即见碧空,闻仲骑着墨麒麟走在树林子里,他想起了许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当时也如今夜一般,万里无云,夜色深沉,先王帝乙的近臣商容叩响了他府邸的大门。
商容穿着一身斗篷进入到闻仲的房内。烛火昏黄,商容脱了外衣,露出朝堂上油嘴滑舌的面貌来。他做得这样谨慎,是要商议国之根本,储君大事。
闻仲当时是军中的右将军,颇有些战功,却远远没到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地步。他是个武将,一门心思都放在征战沙场上,在商容没敲开那扇房门前,他几乎没想过储君之事能与自己扯上什么干系。
商容来见闻仲,他先问了军中近况,又问了闻仲如何,最后拐到几位王子身上来。闻仲听这个话风,心中暗觉不对劲,第一反应是推辞。可商容不理会,继续说下去,他说,将军想要征战天下,总该先有帝王赏识;他还说,将军天纵英才,理应指点江山,功垂千古;最后说道,将军不妨看看,哪位王子堪当大任?
闻仲开始有些慌张,而后不知不觉就顺着商容的思路想下去。他要征战天下,还要指点江山,那什么样的君王能让他功垂千古、青史留名?大王子贪图享乐,喜溜须拍马之辈,恐不会重用贤能。二王子固然聪慧,可身边朋党众多,若二王子登大统,他大抵终其一生是个将军。三王子……难道是三王子吗?他想起那个十几岁的男孩子来,到确是文质彬彬,不过,不过……
闻仲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说了一句,“可是,长幼有序啊。”
商容笑了笑道,“长幼有序乃天定,尊卑之别在人心。”他压低了声音,凑近闻仲道,“要是大王有意呢?”
闻仲盯着商容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只听商容继续说道,“大王要给将来的储君找一位老师。不知道将军看三王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