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怕什么呢?
可能杨琦安自己也没有一个很确切的答案。
但是她会怕这些答案最后都会推向一个结果,那就是:童舒不要她了。
杨琦安想自己似乎一直都是一个渴望在爱情里稳定下来的人。
初恋没有给她,前任也没有给她。
但是她希望,她现在正深爱着的童舒,可以给她。
热切而浓烈的爱,带来了患得患失。而温柔又缱绻的声音,也带来了直击灵魂的安抚。
杨琦安这才突然醒悟。
对啊,自己从不是一无是处,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给了自己骄傲和懒散的底气;而银行里那串庸俗但确实有用的数字,更给这种底气加码。
“哎呀,宝宝,你怎么这么好呀~”
黏黏糊糊、扭扭捏捏的杨琦安上线,从来没被叫过这两个字的童舒果断红了脸。
默不作声的揉了揉杨琦安的头,等脸上的红意稍微下去一点,童舒才说。
“琦安,跟我讲讲你在海城的事情吧。”
在一起之后,两个人都没有刻意的去问过彼此的过去,不是不想知道,只是觉得没必要。
一个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一定会有自己社交活动,哪怕很少。而两个人针对于此,也从来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
但对于彼此的过去,就像是拆盲盒一样,今天了解到这个点,明天又能了解到那个点,反而多了一丝乐趣。
比如童舒知道杨琦安跟她父亲的关系应该还不错,毕竟每次除了父亲打电话过来杨琦安可以多说两句话以外,很少和她妈讲话。
除非他爸要求。
再比如,童舒知道杨琦安应该还有个哥哥,但不知道为什么,杨琦安对她哥很冷淡。
还比如,杨琦安有时候还会接到海城那边的客户打电话,想让杨琦安帮忙拍照,但只要一听到需要回海城,杨琦安都会拒绝,最后以给对方推荐一个还不错的同行作为结束。
人情世故什么的,杨琦安不是不会,只是大多时间她懒得。
逃离海城,和拒绝回海城应该是因为同一个人。但是童舒不想问,却也知道只要自己开口,杨琦安一定会说。
但她不想这样,不想在杨琦安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粗暴的撕开她的伤口。
她爱杨琦安,所以没办法做扯人伤疤的事。
而杨琦安对童舒的了解,就更容易了。
本地人童舒基本上半个月回一趟家,跟她爸妈还有小姨小姨夫吃饭。
童舒的爸妈和小姨小姨夫住在一所大房子里,因着她妈和小姨从小关系就很好,再加上小姨和小姨夫没有孩子的原因,所以两家人很早很早就住在一所房子里。
童舒是出来上班后才搬出来自己住的。
杨琦安还知道她爸她妈很爱玩,一年中有好几个月都会出去旅行。还知道她妈做的红烧肉超级好吃,软软糯糯的。
嗯,比童舒做的还好吃。
冷不丁让杨琦安讲以前在海城的事情,杨琦安不知道从哪讲起。
重男轻女的妈,和虽爱她但没什么话语权的爸,让杨琦安不知道怎么说。
最后只剩下开摄影工作室后的经历还算是有内容可讲。
“你能想象么,我这么懒的人开工作室其实是被逼的。”
“因为我妈真的太重男轻女了,只喜欢我哥。”
“不过我还是挺感谢她,没她我现在也没法心安理得的躺这么平。”
于是,童舒又知道了,不怪自家女朋友来盛城后好久好久都没出去上班,实在是因为自家女朋友是个隐形的小富婆。
刚开个人工作室的时候,每天各种应酬,求爷爷告奶奶的要单子,后面运气好有个行业内的大哥看她肯吃苦,有天赋,就给她介绍了几个客户。
商业片、写真片,有时候还有企业的宣传片,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杨琦安也是真的争气,作品也真的是抗打,这个客户推荐那个顾客,一来二去就做出了名气,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似乎就是想出一口气,所以那几年,只要有需求上门,杨琦安基本上都接,每天辗转三四个棚都是基操,再加上杨琦安物欲也不是特别高,所以银行卡里的数字一个劲儿往上涨。
摄影工作室就租在一个老小区里,两室一厅。
客厅做成简单的棚,拍些小东西用,一个卧室放电脑设备,一个卧室自己住,拍商业片的时候基本上都出去租专业的棚,所以租金压力也不大。
后面,某一天连轴转了一周后,杨琦安在冬天来之前病倒了,发烧,全身无力,来势汹汹的病情终于让杨琦安主动停了下来。
躺在床上的杨琦安好怕自己就这么噶了,自己赚的钱可是一分都没有享受过。
所以病好出院后,杨琦安全款给自己买了套房,110平,两室一厅,坐北朝南,有大大的阳台,杨琦安很喜欢。
然后又给自己买了台车,大大高高的白色SUV,去哪都方便,还能把自己的大长腿安置的舒舒服服的。
买了人生两个大件儿之后,杨琦安的节奏慢下来了,开始有意识的挑项目做,但也不妨碍银行卡里的数字开始小幅度变高。
后来,离开海城前,杨琦安把110平的大套二卖了,只留下大黑。得益于海城近几年飞升的房价,自然而然又赚了一笔。
隐形富婆,没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