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沛怡:“掌教放心,我们都说好了,没有学堂就没有书局,书局赚的钱也会用来供给学堂的用度,这样两边互相帮助,才能长长久久的。”
“好,交给你我放心的,有小妹留下帮忙,我们也能轻松许多。”
焦小妹面对身份的转变还有些不适,笑着客气说:“是掌教不嫌弃我,我答应朱缃会一直留在这等她们回来的。”
“不要妄自菲薄,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更何况还指着你的画册为我们书局打个开门红呢。”
焦小妹格外珍惜和朱缃的情谊,朱锦和梁沛怡找她说印卖画册时,她第一反应是要问过朱缃的意思,她对自己的画一直谨小自卑,是朱缃多年鼓励和积极反馈她才坚持花了那么多,若要整理重画还要卖出去,她肯定要征求朱缃的意见。
朱缃收到信,也是快快回复,直言支持,她已经有最珍贵的手稿了,小妹若能有画册印卖,一来不会埋没她的才能,二来能赚钱自足,何乐而不为啊。
这也给了焦小妹极大的信心。
至于关月的游记回忆,她在出发前也都悉数留下,说由掌教审阅修改后就给梁沛怡操弄,毫无意见。
有书有画,梁沛怡带着几个女孩跃跃欲试。
四月十八,算过的好日子,北市如意坊稍偏的街上一阵鞭炮声起,水云书局顺利开张。
如意坊里多是绸缎庄、脂粉铺、首饰阁,梁沛怡想过了,既然都是女孩儿写的就要把读者群体首要锁住姑娘家,如意坊靠近皇城也靠近她家,又多是姑娘家爱来的铺子,且店面不在最热闹的主街上,既不惹眼也不偏僻又能及时融入姑娘家的花销圈子里。
书局一开始的规模并不大,也并不急着大量投产。梁沛怡虽有野心但也深知步子不能迈得太大,搞不好就砸了亏钱。经过紧锣密鼓地学习和培训,也做好了基础的分工。梁沛怡坐镇前店兼账房,李蓝蓝负责墨和印刷,元彩儿负责字模画版的排版和装订、乔初穗负责校对和前后场的串联,焦小妹闲暇时就过来打杂帮忙。
这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书局运转顺畅,开局不错。
学堂里头,第二批的孩子们也上起了律法课,学医稍缓,打算在下半年再开启,朱、曹、张三位老师也乐得清闲,打算下半年再招生。杂学课也仍有朱锦在家里家外搜集人才来讲学,学堂书房里的书也日渐增多,供大家借阅学习。
这样的教学顺序和课程安排渐渐成了学堂的固定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