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军训迷彩服上的暑气似乎还未被烘干,市高中报道的日子就到了。又是一年八月底九月初的光景,天空澄澈,一尘不染,校园路边的彩旗招展,香樟树上还回荡着一个夏天都不安分的清越啭鸣。
严俐正在把东西从之前呆的高三英语组办公室往一楼的高一组搬,在三楼歇息的片刻看着从校门口鱼贯而入的新生和家长,心里默念着这又是一个三年循环的开始。白色外墙的教师办公楼衬着她今天的红色T恤倒让人今天看起来精神百倍。
J市是个小城市,毗邻于省会却似乎没并有跟着沾光。虽说位于教育大省,J市的三所普通高中每年却只有寥寥两千多人的生源。省级示范校市高中的升学率指望着那几个实验班,可近几年生源质量下降,清北更是好几年才难得出了一个。这样的成绩,让这样一所J市最好的高中在全省也仅仅处于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位。
这一届,似乎在老百姓口里流传的是近几年最差的一届。
而恰巧,市高中三个年级部,这是最不靠谱的一个。
高一有14个班,8到11班是实验班。实验班的学生,是通过中考加上市高中自主命题的实验班考试总分加和排名而选拔出来的,只是近两百名的名额,在不足七百名的高一总人数中,显得有些多了。而有限的师资也意味着好几位老师都不得不一个人教两个班,因此教师分配难免使四个班良莠不齐。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动用各方人脉,都尽力想帮孩子们在高考这条路上拔得头筹。
四个班中,11班就显得各外普通了。
此刻,11班教室里,林亦拉着小学初中时就有些认识的冯雨悦坐了同桌,座位恰好挨着靠走廊一侧的窗边,走廊外,枇杷树在三楼勉强露出它的一截树冠,却足以为燥热的教室送去一抹清凉。
林亦这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又高又瘦特别阳光爱打球的高冷学霸男神,但实际上,林亦是个如假包换的女孩子,却擅长数理化,尤其是数学,以全班第四的成绩进了11班,其实一部分原因是中考运气爆棚。不过全班前十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林亦和冯雨悦都是那种看起来挺文静,实际上对玩的好的值得真心对待的人风风火火掏心掏肺的那类人。两人也很快熟络起来。上午报道交完费后,照例是冗长而枯燥的广播会。两人便从刚发的练习本上撕下一张纸,写着开始聊天。高一的教师安排表早就被有门路的同学传了出来,冯雨悦不怎么上网,林亦便讲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班主任的发际线堪忧啊,看起来还挺年轻的吧。”
“三十多?最多四十吧,我爸问的他教数学,年轻老师教数学应该有趣一点,我数学可不好。”冯雨悦在纸上写完,朝林亦露出一个嫌弃的表情。
林亦写到:“我倒是蛮担心英语和物理,下午还排了课,这才报名居然就上课。”
“下午课表我看看班主任刚写黑板上的,哦第一节物理,然后语文,数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