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是周三,不上晚自习,林亦晚上回家写完这仅有的一门作业,想着这毕竟是高中第一天,还是把课上学的东西看一看吧。翻开英语书后的单词表,自己都惊到了:这,这么多都是今天第一堂课记的?
书后单词是蓝色的,上下两个词之间仅有的空隙都是记的用法和词型变换。
这是严俐教学手段之一:单词表周围记一次重点,配套的教案再细化,课后自主再整理一遍笔记,默写巩固,评讲作业再巩固,因为讲的多,课堂容量就自然大,所以语速快和拖课便成了家常便饭。
好在第一堂课严俐还是稍微收敛了一点自己的语速的。
林亦把知识点简单的过了下,合书时看到自己在手心写的字:买本子。
英语错题本,笔记本,语文笔记,数学错题笔记,还有那么多小科目。
“高中怎么这么费本子啊……”林亦埋怨道,偏偏自己对本子喜欢那种小清新的,女孩子难免都犯了选择困难症。
“哦还有英语默写本。不对,这个用学校发的练习本就OK了吧?老师怎么说的来着?二四六早读默写用……啥本子来着?从中间对折着写?不管了先买个十本吧。”
满意的拍了张新课本,往□□空间发了条动态纪念一下也顺便勉励自己。林亦躺床上回忆这一天:同桌早就认识,中午另外两个听说过名字但不认识的女孩子也想一起吃饭,班长长的特别丑,娘娘腔体委坐自己后面,还有几个老师都不错哎……
三年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天早上冯雨悦一到校,书包还没来得及放下就问林亦:“今天是英语早读不?她不会默写吧?”
林亦心里一惊:“默写?啊!今天周四啊!我都忘了。应该不会这么可怕吧,今天才九月一号,第二天,不至于。”然后松了一口气:“还好昨天晚上看了几眼。”
冯雨悦心里挺慌的:“我今天来的路上才想起来,怎么办得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啊。”
林亦安慰道:“就几个单词嘛,马上背,会拼,知道中文意思不就行了?”
冯雨悦还是担心:“可是昨天她补充了那么多知识点。”
“那个只是了解吧?高中几千个单词都像她这样补充全背下来会死的。”林亦抱怨。
冯雨悦觉得有道理,早读铃不偏不倚地响了。
课代表刘静按前一天严俐的要求起了个头,大家开始读单词。大概是高中第一次早读,声音特别洪亮。
严俐踩着点进来的,把东西放下绕着教室巡视了一圈,读书声恰好戛然而止。严俐微微扭头看了下旁边一个同学的教材:“昨天就教到这儿是吧?课代表,下面的词你读一遍,同学们三遍,读到这单元结束。开始。”
刘静犹犹豫豫地站了起来,看着音标,硬着头皮开了口,生怕读错被叫停。她的发音算不上地道但也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严俐听了几个词,夸道:“不错,显然课代表是提前预习了啊,大家向她学习。”然后出去了。
严俐这么多年一直带两个班,今年是9班11班,也就是公认的实验班两个极端。上课辛苦一点到倒没什么,这么多年也习惯了两个班了,唯一不方便的是早读课晚读课得两边跑。
林亦和冯雨悦都是市里比较不错的那所初中毕业的,可听着来自乡镇中学课代表一丝不苟的带读,两人不免有些难为情,不禁读的更认真了些。
严俐在还剩三个词的时候从9班回来了,待所有单词读完,看了下钟:“下面大家自己读背,复习昨天讲的东西,预习课文都可以。”
林亦很喜欢这个班的风气,“可能这就是实验班吧。”她心想。
林亦是个很要强的人,初中考试班上第一总是势在必得,虽说有的时候也会懈怠,但总归没有掉出过前三。更是有考差了用一个寒假刷了数理化各二十套卷子,还有手抄过一本英语语法书。现在进了实验班,也搞不清自己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虽说周围人都相貌平平,可是深浅也没有人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