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筱舔着碎了的大棒棒糖的一个碎片,看着朱依若伸手进拆了封的乐事里,抓了一把和蒋霏分了,心中委委屈屈:“哼,你们这些人哦......”
算是难得的能让同学们能自己分配的时间了,蒋霏不用准备信息技术,从早上写完了家庭作业就开始写竞赛题,然后往后写以后的作业。
不少同学甚至来问林亦还有没有可以“带着做”的卷子。
林亦摊摊手,表示自己已经全发完了。
最后林亦想了想,还是去黑板上写了让大家把书后的A1A2C1C2写掉。
依然有很多人哀嚎,写了快一天作业真的没有可以写的了。
晚自习林亦摊开了自己的英语错题,又拿出了严俐口中让大家准备的巴掌本,准备干一番大工程。
林亦打算把自己分班以来的错题全部看一遍,把所有的动词词组的很多很多层意思归纳一下。
六点钟开始晚自习,并没有人带读。林亦一页一页把错题翻过去,先是分班时的第一本,浅紫色的封面,银色烫金,然后是分班后的胶皮本,白色打底,加上了一个有意境的插画。
林亦在第二本本子的扉页很郑重地写下勉励自己的话,还极其雄心壮志地写上自己的目标就是110。
反正严俐改本子根本不会翻到第一页。
这就成了林亦希望严俐哪一次无意间看见但又像不被其他人知道的小小宣言。
第一节晚自习下课,林亦终于从英语中抬起头,才觉得周围吵闹了起来,然后问赵晓筱:“出去逛一圈。”
赵晓筱爽快:“走。”
林亦就拎着放在腿上的棉袄,边走边套上,两个人穿过打闹的男孩子,开了门出去。
外面真的挺冷的,林亦感觉到敞开的前襟一阵凉气,就停下来把拉链拉上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逛的,校园也就这么大,况且林亦也没想走远,就在门口的花坛周围逛逛就好了。
赵晓筱哼着歌,是林亦听过的曲调,好像是之前演讲的时候,赵晓筱介绍的银临的锦鲤抄。
两个人从洗手池那边的台阶下来,走到了那棵枇杷树后。
一般情况下,两块花坛之间的通道以及花坛和科技楼之间的过道,都是不太有人会走的。
此刻,在冬天的夜晚,更是有点寥落。
两个人就这么慢慢悠悠逛着,感觉教学楼虽然只在十几米外,间间教室都亮堂堂的,里面人影攒动。但是在树木的遮挡下,两个人的小径似乎安静下去,隔绝了不远处的欢乐与热闹。
“嘿,你俩干嘛呢?”是朱依若的声音。
“居然真的是林亦和赵晓筱。”夏思楠说。
两个人也走下台阶笑着过来:“好啊,两个人,在这么黑的地方,噫——”
夏思楠:“朱依若你一天天想啥呢。”
四个人笑死。
林亦解释:“吹了一天空调了,出来透透气。”然后跟赵晓筱说:“换首歌?”
赵晓筱换成了棠梨煎雪。
林亦哈了口气把手插在口袋里,开始往教学楼走:“走呗,出来挺久了。”
几个人也就当一起出来透透气,说说笑笑往教学楼走。
直到推开门才感觉到热闹回来了。
在冬天的夜里独自在安静中走一走,放空自己,风吹在还暖和的脸上,带走了昏沉,带来沁人的神清气爽,像把手没入冰水的那种感觉。仿佛这样独自走着就能参透宇宙的奥秘、人生的哲理,其实也只是一个能够放缓脚步,思考的契机罢了。
六班还是吵吵嚷嚷,仿佛每个人、每张桌椅,都散发着纯净的金色光芒。
强哥在放学前十五分钟让同学们把空调关了,因为怕放学时一冷一热大家着凉。
窗边的同学小心翼翼把窗户打开一小条微弱的缝隙,让热气不至于太快散去。
闷了一天的教室窗户上早就蒙了一层雾气,这会儿开始逐渐聚集成水,一条一条地滑下来,映花了窗外远处橘黄色的霓虹灯和寂寥的黑夜。
空调机器运转的嗡嗡声消失。
教室里叽叽喳喳的背景音反而清晰了起来。
林亦三节课翻页的速度早就从一开始不急不徐换成了最有效率的速度,这时,她终于放下笔,把本子合起来,撑了手感叹道:“啊,要是每一天都跟今天一样就好了。”
从早到晚一直吹着的空调,只需穿毛衣或是衬衫但并不觉得冷;先是认真安静再是闹腾喧嚣着的六班,但哪种都是青春年少的样子;不时出现在班上的强哥,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老师来管纪律;能够一起买零食打打闹闹的“五人墓碑记”,彼此间早就成了零食分着吃的无话不谈的挚友;还有暖融融的奶茶半糖加椰果,在十二月捂在手里暖意到心;闲下来能看一下午自己喜欢的书、不被催着而是心甘情愿地提前写一点题目、做一晚上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觉得疲累。
林亦晚上□□空间的动态——忙了一整个晚自习英语的感觉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