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鄱阳湖西边的黄家渡,王阳明对战朱宸濠。
诸位看官,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大明第一圣人王阳明与大明最强王者朱宸濠将于今天在鄱阳湖展开决战,快快下注啦!
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机会只有一次,错过再等一年啊!
啊呸!错过了,就没有了!
156年前,大明集团董事长朱元璋先生与一生的宿敌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决战,最终朱元璋大获全胜,从此开创了大明集团的辉煌。
156年后的今天,朱元璋的后世子孙在此来到鄱阳湖,心中虽然感慨万千,却是没有了先祖那般的神韵,反而是被集团旗下的一个小小主管弄得灰头土脸。
有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朱宸濠率领六万精(灰)锐(头)之(土)师(脸)沿江而来,王阳明早已在此恭候多时。
别看那王圣人独立船头,气定神闲,其实心里面怕极了,毕竟身后的这群小弟,都是临时从地方上找来的,平日里顶多是摸包拐骗,让他们杀个人,手都会抖上几抖。
可是没办法,事实就是如此。
亮剑吧!时间缓缓滑至黄昏时分,约莫下午六七点钟的样子,太阳已经落到了山的背后。
王守仁看着鄱阳湖上飘飘洒洒的旗帜,心中不禁升起了一丝不忍,那可都是无辜的生命。
哎,可悲,可叹,可怜。
王阳明命令吉安知府伍文定率领一万舟师,趁着黑夜,对叛军进行袭击。
伍文定见过王阳明平叛的风雷手段,当即一马当先,率领部下,头也不回,就朝着叛军杀去,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可是,当伍文定杀到一半的时候,湖面上突然亮起了冲天的火光。
不妙,朱宸濠早有准备。
这时,伍文定心里面不淡定了,狗日的王阳明,让老子打头阵,你这不是害我嘛!
“撤”,伍文定见到火光亮起,一秒都没有犹豫,连忙命舰队调转船头,打个锤子,我这点人马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要不说你是老六呢!你跑,我追,你再跑,我再追。
朱宸濠脑子里只想着早点追到伍文定,然后就可以嘿嘿嘿。
可是,他哪里知道,这其实是王阳明给伍文定早就出好的计策。
其实,王阳明早就率领剩下的人马埋伏在撤退路线的两侧芦苇荡中。
伍文定过去,不动,朱宸濠过去,也不动。只有等到叛军所有人马都过了,王阳明才下令全军出击。
哇,你居然蹲草丛!不讲武德。
待到朱宸濠大军一过,王阳明率领大军从两侧及绕后杀出,这时的伍文定已经稳住了阵脚,回过头来,对准朱宸濠大骂道:“贼王朱宸濠,还不快快下船受死?”
听到此话,朱宸濠心头一惊,完了!朱宸濠回过头一看,湖对岸的大本营已经成了一片火海。
“王守仁,你个遭天杀的哟,朕要杀你全家。”朱宸濠仰天长啸,只得眼见着大本营被王阳明攻破。
喂,哥们儿,先别嚎了,人家已经打过来了。
火光泛起之处,王阳明率领的乡勇们,已经从四面八方将叛军包围。
伸手看不清五指,抬头看不见天明。
朱宸濠脑海里浮现出两个字“突围”。
突围!往哪里突围呢?四面都是敌人,往哪面突成了朱宸濠纠结的问题。
对,朝着王阳明的方向突,我就不信他不怕死。
在此紧要关头,朱宸濠做了个正确的决定,只要干掉敌方主帅,其余的不过就是一盘散沙,老子好歹六万精锐,不可能一时半会儿就被击溃。
方案已经确定,那就干吧。
朱宸濠剑锋直指王阳明,大军朝着剑的方向,拼了命地冲杀过去。
好好好,算你有点骨气,不远处,王阳明立于船头,一袭长袍飘飘,一把蒲扇晃摇,犹如天神降临。
不对,那是假人?朱宸濠冲至船前,才发现那一袭长袍不过就是给木头穿上了衣服而已。
而这时,从四面八方传来王阳明的笑声,定睛一看,每个船的船头,都有一个王阳明。
“见鬼啦!见鬼啦!”叛军好不容易才冲溃了一方敌军,没想到竟然被骗了,一颗玻璃心碎了一地。
又见王阳明的身形若隐若现,一阵阵声波冲击,彻底击溃了叛军的心理防线。
有的跳湖,有的抱头倒地哀嚎,有的下跪投降,还有的呆在原地不知所措。
朱宸濠缓了片刻,很快就清醒了过来,“现在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老子给你拼了。”
在朱宸濠的率领下,全军调整方向,朝着王阳明的阵营冲杀过去。
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愧是正规军,在经过几番冲阵之后,朱宸濠率领军队成功突围,撤退到鄱阳湖东岸的八字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