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之上,林桐凭借对诗词的独到见解大放异彩,于贾府之中初露锋芒,众人望向她的目光里,隐隐添了几分赞赏与好奇,对她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就连平日里眼高于顶的王熙凤,此刻也不禁对林桐另眼相看。然而,林桐心里明镜似的,清楚这不过是漫漫征途的起点,要彻底扭转自己和贾府的命运,前路布满荆棘,艰难险阻更是数不胜数。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轻纱窗帘,舒缓且静谧地倾洒在碧纱橱内那张雕花床榻之上。林桐于睡梦中悠悠转醒,抬眸望向窗外那渐亮的天色,只觉头脑还算清明,精神也尚可。然而,当她稍一动作,真切感受到这具身体的绵软无力,仿若被抽去了筋骨 “看来,为今之计,调养身子才是眼下的头等大事。” 她深知以林黛玉目前这副病弱之躯,若想在贾府站稳脚跟并有所作为,简直是天方夜谭,正所谓,古人云“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作为根基,一切宏图大志都不过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罢了。
林桐轻启朱唇,唤来紫鹃,轻声说道:“紫鹃,我打算从今日起,好好调养身子。你也知道,我这身子骨一向孱弱,若不精心调理,往后诸多不便。听闻药补不如食补,你去寻些适合调养身体的食材,咱们自己动手,做些滋补膳食。”紫鹃闻言,面露担忧,劝道:“姑娘,您身子骨弱,这些事儿吩咐奴婢去做便好,您只管安心歇着。”林桐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拍了拍紫鹃的肩膀“我自己动手,心里也踏实些。况且,在这贾府之中,事事皆有规矩,诸多细节我需亲身体会才能知晓,这也是了解贾府的好机会,往后行事也能更周全。”
林桐知道改善体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遂开始翻阅古籍,寻找适合调养身体的食谱。一番探寻后,她发现诸如燕窝、银耳、红枣之类的食材,对改善体质大有裨益。紫鹃听闻此事,二话不说,便前往贾府厨房。贾府厨房向来热闹非凡,管事婆子们虽多有刁难,但紫鹃凭借着伶俐口舌与真诚恳请,一番周旋后,成功寻来所需食材。
二人回到碧纱橱,在小厨房里忙活起来。林桐捋起衣袖,亲自下厨,她虽生于现代,可对烹饪一事颇为精通,如今更是将现代烹饪理念融入其中,将燕窝炖得软糯香甜,银耳煮得浓稠顺滑,红枣熬制成甜汤。在制作过程中,林桐还别出心裁,从自己的小匣子中取出一些蜜饯撒入其中,让这些滋补膳食在保留营养的同时,更具独特风味。
膳食做好后,林桐先盛了一碗燕窝粥,轻轻抿了一口,赞道:“紫鹃,你尝尝,这味道可比以往的膳食鲜美多了。”紫鹃尝了一口,也不禁点头称是:“姑娘,您这法子可真妙,这燕窝粥吃起来既滋补又可口。”林桐笑意盈盈地说道:“往后我们便常做这些膳食,定会把我的身子调养好。”
随着每日坚持食用这些滋补膳食,林桐的气色逐渐好了起来,原本苍白的脸颊,如今泛起了淡淡红晕,双眸也愈发明亮有神。这一变化,贾府众人皆看在眼里。一日,贾母见了林桐,心疼地拉着她的手说:“黛玉,瞧你这气色,可比前些日子好多了,看来是这膳食调养得好。”林桐微微欠身,乖巧地回应道:“多谢外祖母挂念,孙女儿也是偶然从古籍中寻得这些调养之法,尝试着做来吃,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林桐心里明白仅靠调养身体和上次宴会的表现,还不足以在贾府站稳脚跟,还需展现出更多过人之处。她留意到贾府虽钟鸣鼎食、富贵奢华,可细究起来,诸多地方并不尽如人意,其中的卫生状况便是一大弊病。从现代人角度来看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便决定从这方面入手。她先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居住的碧纱橱,平日里,丫鬟们打扫虽也勤快,却少了些章法。林桐唤来紫鹃,和颜悦色地说道:“打扫房间可不只是随意清扫一番,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说罢,她亲自拿起扫帚,从房间的角落开始,一点点清扫,边扫边讲解:“角落最易藏污纳垢,灰尘、杂物都爱往这里钻,须得仔细清理。”扫完地,她又取来湿布,将桌椅、窗台一一擦拭,每一处缝隙都不放过,擦拭过后的物件光洁如新。
做完这些,林桐又从院中精心挑选了几枝开得正艳的海棠,插进花瓶,摆在房间显眼处。一时间,原本略显单调的碧纱橱,生机盎然。紫鹃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对自家姑娘佩服的更是五体投地。
紫鹃看着焕然一新的房间,忍不住赞叹道:“姑娘,您这一番收拾,咱们这儿可比以前清爽多了,瞧着就让人心里舒坦。”林桐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微笑,轻轻抬手,将鬓边一缕发丝别到耳后,徐徐说道:“这只是第一步,我还打算制作一些清洁用品,往后打扫起来,既能省些力气,又能把这屋子拾掇得更干净,让日子过得愈发舒心。”
林桐想起现代的肥皂制作方法,便向紫鹃详细描述了制作过程。紫鹃听得眼睛越瞪越大,脸上满是疑惑,忍不住出声问道:“姑娘,这肥皂真有您说的那么神奇?能把东西洗得更干净?”林桐神色笃定:“自然,我们这就动手试试,一试便知真假。”
林桐带着紫鹃和几个伶俐的小丫鬟,在碧纱橱开始制作肥皂。她们四处收集草木灰,又从府里的厨房取来油脂。林桐亲自上手,指挥着丫鬟们将草木灰和油脂混合,倒入大锅中,加水搅拌均匀,然后生起火,开始慢慢熬制。在熬制过程中,林桐时刻关注着锅中的变化,不时用木棍搅拌,确保每一处都受热均匀。一时间,厨房里热气氤氲,水汽弥漫,一股别样而特殊的气味悄然飘散开来。丫鬟们围在一旁,看着林桐有条不紊地操作,眼中满是敬佩与好奇。内心对姑娘的聪慧与巧手赞叹不已 。
经过几个时辰的忙碌,一锅黑乎乎、浓稠的膏状物终于熬制完成。林桐将其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一块块形状规整的肥皂便成型了。林桐拿起一块肥皂,展示给丫鬟们看:“大家瞧,这便是肥皂。往后咱们洗漱就用这个,保准洗得又干净又舒服,寻常污垢一擦即净,连肌肤都能润上几分呢。”丫鬟们一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手中的肥皂,脸上露出惊叹的神情。紫鹃忍不住说道:“姑娘,您这法子可真是奇妙,如此新奇之物,若是被府里其他人知晓,定会引起轰动,怕是都要抢着来用呢。”其他丫鬟也跟着点头附和,眼中满是新奇与赞叹。
林桐挑选了几块制作精良的肥皂,决定先送给贾母和贾府的几位主要人物,让他们感受一下肥皂的神奇之处。她带着紫鹃,捧着肥皂,来到贾母的住处。彼时,贾母正安坐在榻上,悠闲地喝茶。瞧见林桐进来,脸上瞬间露出慈祥的笑容:“黛玉,你今日怎得这般有空来看外祖母?”
林桐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嘴角噙着恰到好处的笑意,柔声说道:“外祖母,孙女儿近日得了个新奇玩意儿,想着外祖母必定喜欢,便赶忙拿来呈给外祖母。”说罢,她将手中一方用油纸包好的肥皂,轻轻递给贾母身侧伶俐的丫鬟,示意其呈给贾母。贾母接过肥皂,好奇地翻来覆去仔细端详着,那肥皂色泽暗沉,乌漆嘛黑的,实在瞧不出有什么稀罕,不由得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这是何物?看起来黑乎乎的,有什么用处?”
林桐见贾母疑惑,连忙解释道:“外祖母,这叫肥皂,是用来洗手净脸的。它比我们平日里用的皂角强上许多,用起来也十分方便。孙女儿特意为祖母制作了几块,您不妨试试。”贾母本就对新鲜玩意儿饶有兴致,听了林桐这话,更是来了精神,当即吩咐身旁伶俐的丫鬟“快去,端盆清水来。”丫鬟应了一声,不多时便稳稳端来一盆清水,丫贾母接过肥皂,在手中轻轻搓动。立刻就产生了细腻绵密的泡沫,手上那平日里难除的污垢,竟被清洗得干干净净,而且洗完后,手上还残留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这东西可真是奇妙!”贾母不禁赞叹道,“黛玉,你这鬼灵精,从哪里想出这么个新奇玩意儿?”林桐笑着说道:“孙女儿平日里喜欢研读古籍,偶然间从一本古籍中看到了制作方法,便想着尝试一番。没想到真的做成了,而且效果还不错。”贾母连连点头,对林桐愈发喜爱,拉过她的手,亲昵地说道:“黛玉,你这孩子,打小就聪慧,像你母亲,不仅诗词写得好,还能想出这般新奇的玩意儿,真是让外祖母喜欢。”
从贾母处出来后,林桐又分别去了王夫人、王熙凤和李纨等人的住处,将肥皂送给她们,并详细介绍了使用方法。众人试用后,都对肥皂赞不绝口,纷纷向林桐询问制作方法。
正当林桐整日忙碌之时,府里传来消息,说是金陵薛家不日便要进府。彼时,林桐正与紫鹃一同整理着近日制作肥皂的详细记。听闻这话,她手上蘸着墨汁的笔猛地顿住,一滴墨悄然落下,洇染了纸面。林桐一脸茫然,下意识脱口问道:“哪个薛家?”话刚出口,她便如梦初醒,心中 “咯噔” 一下,“莫不是那‘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如此说来,薛宝钗岂不是也要来了?”身为熟知原著走向的现代人,林桐虽早知晓剧情会这般发展,可当这一刻真真切切来临,她心中仍不免泛起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她太清楚薛宝钗了,那可是聪慧过人、深谙世故的女子,在贾府未来的诸多故事里,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这般人物入府,往后自己在贾府的每一步,怕是要生出许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