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的贾府,因元春晋封贵妃,阖府上下一片繁忙景象,皆在为贵妃省亲一事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林桐虽远在扬州,却时常与探春众姐妹们互通书信。扬州这边,诸事已然料理妥当。林如海因朝中事务繁杂,整日忙于朝政,无暇分身照顾林桐。加之贾母对林桐思念甚切,书信中屡屡催促,盼其早日回府。林如海思量再三,终觉是时候让林桐启程返回贾府了。
冬意渐浓之际,林如海因朝中事务需进京面圣述职,便决定带上林桐一同前往。宽敞的马车在官道上缓缓前行,车轮滚滚,碾碎了地上层层枯黄的落叶。随着马车的疾驰,窗外一路风景渐次后退。
行至近前,京城巍峨的城门终映入眼帘。林桐掀开车帘一角,目光落在那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上,心中感慨万千。那时的她,无助且迷茫,面对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与陌生环境,常暗自垂泪。
此番归来,她已不再是那个初入贾府时,柔弱无助的林黛玉。在扬州的这段日子,她经历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她心中笃定,凭借自己的能力,定能够在贾府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抱负。
回到贾府后,众人对林桐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贾母一见到林桐,双手紧紧拉住林桐的手,眼中满是欢喜,说道:“我的心肝儿,可算回来了。你这一去,可把我想坏了。如今你父亲仕途顺遂,你也跟着沾光。往后在贾府,缺什么少什么,只管跟外祖母说,定不会让你受了委屈。”
王夫人等人,脸上皆是堆满了热情的笑意,也纷纷上前寒暄。虽然她们心中对林桐仍存有几分嫉妒和轻视,但如今林如海在朝中愈发得势,风头正盛。她们也不敢太过放肆。林桐不慌不忙,一一得体地回应着众人的问候,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
其他姐妹,见到林桐回来,更是欣喜若狂。李纨、探春等人,满脸笑意地快步迎上前来,一左一右拉着林桐的手,眼中满是热忱与亲昵。李纨轻轻拍着林桐的手背,语气关切:“林妹妹,可算把你盼回来了!这一路车马劳顿,可还好?” 探春也在一旁附和,眼眸亮晶晶的:“快与我们讲讲扬州的事儿,我们都好奇得紧呢。”黛玉嘴角噙着一抹浅笑,娓娓道来在扬州的所见所闻,从瘦西湖的潋滟波光,到二十四桥的古韵悠悠,再到扬州城街头巷尾的热闹景象。众人听得入神,时不时发出阵阵惊叹,仿佛跟着林桐的讲述,一同置身于那美丽的扬州城。
“林姐姐,你在扬州可真是做了件大事。如今这盐政改革的消息,我们在京城都有所耳闻。姐姐真是太厉害了。”探春一脸崇拜地说道。
林桐笑着摆摆手,谦逊道:“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罢了。这一切,也多亏了父亲的支持。”
“林姐姐,你回来就好了。如今府里为了省亲之事,忙得不可开交。我们正发愁呢。姐姐见多识广,又这般聪慧,定能帮上大忙。”迎春也说道。
林桐点点头,道:“我既回来了,自然会为府里出一份力。只是这省亲之事,关系重大,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与姐妹们诉完衷肠,林桐这才回到自己的住处。踏入静雅轩,只见窗明几净,桌椅一尘不染,屋内的布置井然有序,显然是姐妹们在她归来前,精心打扫,用心布置过了的。看着熟悉的一切,一股暖流自林桐心底悄然涌起,眼眶也微微泛起了湿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桐帮助探春等人积极参与省亲别墅的筹备工作,凭借着脑海中鲜活记忆和知识,为别墅的设计和布置提出了许多新颖的建议。她的建议,既符合贾府的奢华风格,又融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让整个别墅显得更加别具一格。
在与贾府众人的相处中,林桐越发从容,往昔的局促与青涩褪去,举手投足间尽是沉稳大气。面对贾府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她也能巧妙周旋,应对自如。面对宝玉的纠缠,她不再像以前那般感到无奈和烦恼。如今的她,经历诸多世事,心中已有了更重要的目标,不再将情思全然系于儿女情长。对宝玉的感情,也渐渐淡了下来。而宝玉,见林桐这般转变,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失落,曾经那个事事依赖自己,会因他的喜怒而或悲或喜的林妹妹不见了。但与此同时,这份失落又转化为对林桐的敬佩。
林桐因着之前省亲别墅一事和在扬州的一系列举措,此次归来,与王熙凤的往来却愈发频繁。二人时常相聚于一处,或商议府中事务,王熙凤眼见林桐如今的蜕变,心中暗暗称奇。忆起往昔,林桐不过是个柔弱无助的女子,如今却似换了个人一般,言行举止间透着果敢与聪慧。她知道,这丫头已今非昔比。在一些事务上,王熙凤一改往日独断专行的作风,开始主动向林桐请教,林桐也总是不遗余力,耐心细致地为她剖析利弊,出谋划策。一来二去,两人之间,逐渐建立起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林桐还利用自身积攒的影响力,在贾府中倡导一些新风尚。她特意挑选一些聪慧伶俐的丫鬟,亲自授课,从识字断句教起,循循善诱,鼓励她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文化知识,大胆追寻自身价值,莫被世俗规矩束缚了思想。不仅如此,她还组织了一些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如诗词比赛、书法展览等,供大家品鉴观摩。一时间,贾府内书香四溢,生活愈发丰富多彩。
随着省亲日子的临近,贾府上下一片忙碌。林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她在各项事务的协调与安排上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无论是物资的筹备、人员的调度,还是细节的把控,都处理得井井有条,逐渐成为了贾府中不可或缺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