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步,“尽管?”
“是。”
“那好,我这捉虫的人不够多,还缺人手。”
乔息一口答应:“好,交给我。”
韦庄跟着临书进山去了。乔息和稻华道:“去附近农庄雇几个会捉虫的人来,最好是熟悉山林的猎户。”
稻华应是。乔息留在山脚和茶摊老板要了纸笔,多画几幅彩萤虫的画像。
商贾低人几等,赔点笑脸花点钱算什么。她为了财货能够离开临淄,去年整年向郡府提请,赔的笑脸更多,然而毫无回应。这个韦庄至少对她的话句句有回复。
重要的是对她有兴趣,有兴趣就有沟通下去的可能。
稻华请来七八名住在附近的猎户,乔息一口气雇了半个月,让他们进山找到韦庄陪同协助。
今日应当有收获,只看他们能抓到多少了。乔息另雇人负责这段时日往山里送瓜果饭食,别饿着韦公子了,她继续在山脚等待。
等到天黑再未见一人下山,乔息有些坐不住了。
车驾已备妥当,她打算韦庄一下山就送人回府,结果等到这么晚还没见人。
天黑下来山脚她都不敢久留,虫类都是夜间活跃。茶摊内点满火把,光线却不够充盈,乔息一步不敢踏出去。
“姑娘不怕,一月还是深冬季节,虫子都在冬眠呢。”稻华安慰她。
乔息也知道,但她对虫子和山林的恐惧不分季节,看着那黢黑不见五指的深山,毛骨悚然的感觉便爬满全身。
茶摊老板说要收摊了。乔息只好和稻华一人一支火把,坐在马车上继续等待。
星星挂满,月光照耀远处的田野,郊外寂静,冷气冻住了许多声音。乔息隐约听见许多虫在吱叫,如果不是韦庄,她不可能这个时辰还留在城外,可惜今天带出来的人不够多。
“再等下去就要宵禁了。”稻华劝道。
乔息摇头,“等,迟早会下来的。”
过了戌时,密林深处终于出现数十支火把,排列下山。
稻华跳下车,检查附近雪地,确认没有虫子。
乔息小心照着脚下迎上前道:“韦公子,收获如何?”
“不错,抓了十几只。”韦庄抬手,手指挂着一只小竹笼,笼子里装了一堆漆黑辩不清模样的东西。
乔息闻到一股味道,脚底板顿时激起一阵鸡皮疙瘩疯狂蔓延至头皮,浑身发紧,气息堵在胸膛喉咙难以呼吸,她抓着稻华的手臂往后退开。
“乔老板雇佣的猎户说虫类在冬眠季节不好抓,没想到彩萤虫十分活跃,泉水封冻,挂出防风草香包很快便能吸引彩萤虫。不过这附近的猎户也是第一次瞧见这样的虫子,他们还手生得很。”韦庄注意到她步步后退,道:“怎么了?”
乔息说不出话,不敢看他的方向。
稻华挡在她身前道:“韦公子,还请你将那笼子收一收。”
韦庄解释道:“乔老板莫怕,这些都是虫壳,扯下壳后虫子便放飞了。”
他晃了晃竹笼,发出细碎的硬物撞击声。
只有壳她也怕,身体控制不住地让她离开这里,那些虫壳仿佛有一根根针无形地向她扎来。乔息拢紧手臂镇住自己,低声吩咐:“先去验货。”
稻华走过去看了说道:“没错,就是这个,公子抓对了。”
韦庄将笼子递给身后的人,和她道:“拿远了。”
没了壳,彩萤虫很快会死。乔息想着虫死两字,感觉那一根根针慢慢离远才道:“马车已备好,我送韦公子回府吧。”
“好啊。”韦庄来者不拒,径直上了马车。
乔息也上车,手脚有点发软。车驶起来,冷风吹散周身虫壳的气息才令她感到顺了这口气。
她慢慢放松身体道:“今日能雇来的猎户就这些人,新的一批明日一早才过来,人手多了,韦公子可不必再亲自进山。”
韦庄思索片刻再说:“我需要大量彩萤染剂,至少足够染三四件成衣。那些猎户此前从未见过彩萤虫,捉起来手生,我恐怕得多盯几天。”
乔息又感觉身上鸡皮疙瘩四处爬,“韦公子若是数日进山捉虫,三服官那儿的事务不怕耽搁吗?”
“不怕。”
乔息想了想道:“那我还是再多找些人吧,三四件成衣至少需要八九斤虫壳粉,得抓大半个月了。”
韦庄侧脸看她,笑道:“反倒是乔老板,费心帮我捉虫,不怕耽搁给三服官上呈布样吗?”
这人有点疑心重,乔息拍胸口道:“我也不怕。”
“乔老板如此热心,是不是需要报酬?想借捉虫来和我谈生意?”
头顶车盖遮挡星月之光,乔息看不清他的神情,但能感受到他的眼神。她语气笑道:“帮朋友的事,怎么需要报酬?”
“捕捉彩萤虫与我而言并非没有好处,借这次熟悉了虫子的习性,往后再抓就能便捷许多。”乔息多说一嘴。
郊外黑暗中,韦庄片刻才应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