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再来看看你那一坨大纲,你还觉得可以?”朴尔敏摆摆手。
“自己去好好想想吧,今天就这样,你呆够了时间自己滚蛋。”她话音还没消失,人却不见了踪影。
“谢谢您,朴老师,我一定好好努力!”宋琦现在已经学会筛选信息来听,自动从朴尔敏的冷言冷语中分到自己想听的东西,那些吐槽的话被自动过滤。
宋琦没有开始马上改大纲,而是利用剩下的2小时,完成了七千字,又出去外面的空间把字数攒到一万,才开始着手大纲修订的事宜。
每天必须写一万字是她给自己定的目标,一个全职网络作者,如果一年连300万字都写不出来,那无疑是太失败了。
她的天赋有限,更需要努力来凑!
码完日常的任务规定字数,宋琦才开始着手修改大纲。
之前还觉得及格的大纲,如今在朴尔敏的指导之下,让她充分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之一——剧情的节奏设计。
一件事情的陈述方式的前后,很可能会影响到别人对于这件事情的观感,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先入为主”。
一旦一个人对于某件事情定性,那么他就会或多或少地在心里生成对这件事情的偏见。
最典型的例子是打脸升级流,为了让主角打脸反派,前期会各种情绪铺垫,让读者对配角生出巨大的反感,恨不得他马上下限消失,这样子主角再动手的时候,即使主角用的手段比较狠毒,读者也不会有这种观感,只会觉得主角杀伐决断……
她在心里默默地想着,消化之前朴尔敏给她上课的内容……
其实宋琦也知道,自己的写作短板还挺多的,为什么自己的剧情会显得平淡,也是因为自己让读者的代入感不过,情绪的铺垫不到位……
“在叙事的时候,语言准确比语言花哨更有作用。”宋琦喃喃自语,翻开两本朴尔敏递给她的书看起来,这是朴尔敏两个时期的作品。
第一本是少女时期发表的文学刊物,通篇的文字像是精心雕琢的蕾丝裙边,华丽不可方物,另一本则是她的近年出版作品,里面的文字简洁了许多,但不管是蕴含的情感、表达的思想都显然比第一本更有冲击力,寥寥几笔就可以将一个人、一件事的形象勾勒清楚。
后一本带给她的冲击力,早就抵消掉了看第一本的精美文字带来的惊艳,她再回头去看第一本,甚至觉得里面的文字有些太过于华丽精美,反而影响到了自己对于整篇文章的观感。
这是她之前从来没有去关注过的角度,也没有去思考过的问题。
“难怪,她们虽然夸我文笔好,却不愿意读下去。”宋琦喃喃自语。
她翻开自己以前写的文字,她的一段文字所承载的信息点太少了,而且也太平淡了。
“你在害怕输出观点。”宋琦内心一颤,脑海中回响起朴尔敏一针见血的话。
“你的写作只是在疗愈自己。”更让她觉得拜服的,是这句话,原来,这就是专业的作家和她这个业余全职野生小作者的区别。
她确实在通过写作养活自己的同时,也在通过写作疗愈自己。
她再打开自己这近半年的文字来细读,虽然她有适当克制自己的情感,但,字里行间,知道她情况的人应该是能够感受到的……
不过,好在除了朴尔敏,知道她近况的人,也没有心思了解她的近况,包括她那对忙于扶持弟弟的父母……
他们连她离婚都只说了一声“知道了,你自己看着办。”就挂了电话,接着忙含饴弄孙,哪里在乎她这些细枝末节。
她弟弟更是装死,对此未发一眼,大概是怕她搬回家去住吧……
家里的房产证都写的弟弟的名字,她确实没有资格住……
宋琦摇了摇头,将脑子里升起的坏情绪摇走。
她现在靠自己也过得挺好的,不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同情。
看了看窗外黑沉沉的天,附近的楼宇还点着几盏灯,世界上还有许多和她一样的未眠人。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修改自己的大纲。
下一本她决定顺应市场,就写一本现在比较火的总裁文。
做一条跟风狗,没什么好丢脸的,对现在的她,能赚钱就行,这半年她也跟风写了两本了。
以前她把自己想写的题材写出来,扑得她连数据都不敢看,就那天天一两个点击也没什么好看的。
现在跟风写以后,好歹有人肯骂她了,这也是一种进步不是吗?
她把大纲里觉得是雷点的地方圈出来,开始思考如何让剧情变得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