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君当何处归 > 第4章 姻缘

第4章 姻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书接前事,再说归宁。

本是葬入黄土的人,一夕间又重新回到了十年前,也就是归宁和萧元绰成亲四年后,正是弘文伯府走出阴霾,迎向光明的关键时期。

归宁的父亲和外祖母已经过世,但母亲尚在,她在这个世间还有一个亲人。

说起归宁和萧元绰的关系,内里其实还有一层纠葛。他们是表兄妹,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所以成亲之后她一直唤他“夫君”,来避免那层略显尴尬的身份。

而后来纳进府里的邓姨娘,是太夫人邓氏堂哥的女儿,和萧元绰也是表亲,所以表哥这个称呼,归宁就更不喜了。

邓家是武官出身,归宁是商贾之家,依着本朝重农抑商的规矩,以归宁的出身无论如何都攀不上伯爵府这样的高枝。

不过所有才子佳人的故事总是会夹杂一些机缘巧合的戏码,萧宋两家的联姻,尤其如是。

这些巧合纠起政治因素来十分复杂,甚至与已经驾崩的先皇都有些关联,如归宁这般自幼困在内宅的妇人很难说清楚其中的细节。可若论亲缘关系就可一言以概之:那就是归宁的母亲是弘文伯府老太太的亲生女儿,萧元绰的生父是归宁的外祖母过继的嗣子。

弘文伯老伯爷早年间因护驾而亡,留下未成年的一儿一女,可偏偏天有不测风云,唯一的儿子因一场席卷京城的瘟疫突然丧命,自此弘文伯府绝嗣。

为了延续弘文伯府的爵位,先皇看在老伯爷护驾有功的份上,特许弘文伯老夫人过继一名嗣子,延续香火。后这名嗣子娶了一位锦衣卫小旗官的侄女邓氏为妻,也就是如今归宁的婆母邓氏。邓氏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归宁的夫君,萧元绰。

弘文伯老夫人的女儿,也就是归宁的母亲,下嫁给宋家出身的探花郎,也就是归宁的父亲。老夫人选中这门亲事的主要原因是宋家关系简单,女儿下嫁绝不会受任何委屈。

好像上天故意与弘文伯府的后人过不去,归宁的弟弟自幼走失,寻找多年无果。归宁的父亲在督办漕运时遇到了倭寇劫掠百姓,率众奋起杀贼。中途为了救人不幸被箭矢射中,重伤不治而亡。留下她们孤儿寡母,险些被亲族吃了绝户。

外祖母看女儿实在没了依靠,才写信让她们母女来京师投靠,并将归宁留在身边教养。而归宁的母亲则选择继续留在宋家,独自一人撑起宋家的门楣,为父亲守节,继续寻找丢失的弟弟。

如此自小在弘文伯府老夫人跟前受教的归宁,才有了和萧元绰一起长大的机会,成就青梅竹马的情分。

在外祖母心里,待母亲总比其他孩子亲近些,连带她这个外孙女都比嫡亲孙女受外祖母偏爱。看他们二人情投意合,故做主成全了这门亲事。

亲上加亲,又是知根知底两小无猜的情谊,让归宁实在想不明白,前世的萧元绰为什么要那么对她。

前世归宁为了他的前程殚心竭虑,内主中馈外结贵妇,倾尽一切助他平步青云,而这一切都少不了白花花的银子铺路。本朝以廉治国,官员俸禄微薄,谁不羡慕萧大人有一个好岳家?

宋家虽然最不缺的就是银子,可没有一直拿娘家补贴夫家的道理,归宁不仅这样做了,而且不求回报。

萧元绰从不受先皇器重,到之后五年间连升三级,至前世归宁离世前颇得张首辅赏识,期间都少不得家里这位贤妻出谋划策。二人也一度成为京城官场上人人艳羡的神仙眷侣。

她到底哪点对不起他,让他能狠下心来那么欺骗她?表面上一往情深,暗地里却容不下她的一个孩子。宋家没有人可以威胁萧家的地位,若是她能留个孩子,宋家的一切,会顺理成章地归到萧家名下。

萧元绰想要她的助力,想要宋家的家财,想尽办法利用她,却不想留她的孩子,那是多么恨她!

还有太夫人邓氏,对她更是恨之入骨的吧!

邓氏一直有个心结,就是未能让萧元绰娶自己的侄女为妻,借助伯府的势力提携邓家。只是后来因归宁一直未能生育,出于亏欠,才主动提出让萧元绰纳邓家女为贵妾。

可归宁自从过门后,从未亏待过邓姨娘,甚至用自己的嫁妆填补了邓家给伯府造成的亏空。邓氏曾感激涕零地拉着她的手,说自己娶了一个好儿媳,未来一定把她当亲闺女看待,在外人面前逢人便夸。

渐渐地,归宁也将之前的隔阂慢慢淡忘了,以为可以以真心换真心,婆母是从心底里感激她的付出。

所以前世在她知道真相前,深觉邓氏这个婆母待她不薄,人前人后都是在替她说好话,也从不插手内宅之事。无论归宁怎么处置,邓氏都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样,偶尔稍有偏私,也会顾忌她的脸面。

自老伯爷过世之后,外祖母尚在时,邓氏常年吃斋念佛,打扮也素淡,头无重饰,衣无重彩,待下人宽和,对待归宁也是夸不离口。

而她过门之后不久,外祖母病逝,邓氏也没有拿出婆母的威严,给她立规矩,而是安心的做了个富贵闲人,将自己伪装的毫无破绽,硬生生地将归宁这个年轻儿媳熬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