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婆收了怡红院的法坛,又被簇拥着去其它院落。
先至蘅芜苑。
宝钗因跟宝玉定亲,住回了梨香院,也不适合出门,便劳烦薛姨妈替她过来看一看。
当薛姨妈转过垂花门,正撞见马道婆在东南角摆弄罗盘,青石地上撒着五枚五帝钱,铜绿斑驳的方孔间缠着缕缕红线。
“此处地脉略有些淤塞,当以金玉给予疏通。”
马道婆手持桃木尺敲打墙根,两个小厮忙将半人高的青铜吉兽挪到桂花树下,她又在东厢房梁悬了一串翡翠风铃,往铃舌上贴“姜太公在此”之类的黄符。
薛姨妈扶着同喜站在廊下,不敢打扰,见布阵结束后才上前问:“仙姑,可还有……”
“这假山移走,改种石榴树。”马道婆掸了掸道袍上的香灰,“多子多福的意头,最宜新人。”
薛姨妈一听多子多福,喜上眉梢,给了马道婆不少银两,还不说赏的,而是“供奉”仙姑。
又至秋爽斋,这里是探春的住所,马道婆的阵仗又不同,她命人往书房的雕花窗糊上桑皮纸,说是这样可以“挡煞”。
又在正厅悬起三尺长的桃木七星剑,剑穗缀着五色丝绦,最绝的是还让婆子们把院中芭蕉全换成君子兰,道是“木火通明”。
侍书气得直跺脚:“这是我们姑娘最爱的蕉叶砚!”
“蕉叶属阴,易招……”马道婆虽然尽量好声好气,但看她眼神便知,并不把一个小丫鬟放在这里。
哪怕三姑娘在这儿也一样,探春不过是一庶女而已,婆子们还是默默移走了那十年老蕉。
老实说,马道婆并不是完全无道行的人,能当贾宝玉的寄名干娘,这说明贾母、王夫人都信任她,但说道行有多深,那也不太深。
但她最擅长的还是邪魔歪道,腰里时刻揣着纸鬼,一面帮宝玉驱鬼,一面给宝玉招鬼,帮人还是害人,取决于利益多少。
马道婆从王夫人那里拿到林黛玉生辰八字,回去便下了手。
拿出一张黄符,沾了朱砂绘出一个扭曲人形,一笔一划写上这生辰八字,当朱笔落在小人眉心时,她便知这次没成。
对方要么道行比自己深,要么这次还真从哪里来的孤魂野鬼。
马道婆更倾向于后者,林黛玉若是道行深,不会父母皆死,只剩她一个孤女不说,林家的财产也被人躲了去,这些都是听赵姨娘说的。
赵姨娘挺喜欢她的,常向她倾诉烦心事,这也是她了解贾家秘密的一个重要来源。
而孤魂野鬼,她还真不怕——毕竟鬼之所以能吓人,正是因人无知而恐惧,像他们这种懂道行之人,透明了反而不怕,知道鬼和人终究两条道,神仙插手人间事还有限制呢,正因懂,更无惧无畏,甚至有时还会借鬼来办一些脏事。
马道婆决定亲自会一会林黛玉,雇主给的奖励太丰厚。
出了秋爽斋,她又去了稻香村、暖香坞、栊翠庵等,每处作法都不一样,挺像那么回事的,最后才是真正的目的地潇湘馆。
携带的道具也多起来,不止糯米,还有点燃的艾草、浸过黑狗血的麻绳、震鬼的惊雷木,哪怕这是个忌鬼,也能让她显原型。
马道婆腰间缀着七枚铜铃,每走一步便发出闷响——这原是浸过尸油的镇魂铃,再加上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按常理来说,屋内的人听见这热闹,一个人可能躲着,但人多便躲不过去,更何况,王夫人曾委婉地嘱咐过李纨和探春,让她们今天什么事都依仙姑的。
可马道婆都到了院门口,里面的人依旧没动静,这让她更加肯定这是不知哪里来的小鬼,正巧在这位林姑娘归天时,入了她肉身。
“管你是什么小鬼……”马道婆将惊雷木在掌心摩挲出焦味,斑驳木纹里突然渗出血珠,又抹在已经浸过黑狗血的麻绳上,围着庭院里的两棵竹子绕了一圈。
要说林黛玉怕,还真没有,上辈子单枪匹马入丧尸城都没怕过,没出去的原因很简单——午膳时间已到,但午膳还没吃完呢。
尤其是这水晶虾饺,半透明的饺皮裹着粉嫩虾仁,翡翠韭菜若隐若现,再沾点醋汁,鲜甜汁水霎时涌入口中,好吃的能吞舌头。
见林黛玉吃的这么香,李纨、探春、惜春也觉得今天这虾饺美味,在不知不觉中用了不少,引起林黛玉的加速,让人哭笑不得。
当铃铛声响起时,林黛玉正在夹最后一块虾饺,春葱似的手指上还凝着琥珀色汤汁,比腕间的羊脂玉镯子还莹润三分。
雪雁捧着铜盆碎步上前,盆中的水不冷不热,紫鹃执起绞干的素帕替她拭净水珠,贴心又细致。
林黛玉生出恍如隔世的荒诞,前世在末世废墟里摸爬滚打,现在衣来张手、饭来张口。
堕落啊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