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我们还要告诉秦姐姐吗?”
“还是别说吧,那封信我们不小心掉溪水里被冲走了,若是叫秦姐姐知道了,肯定和梁嬷嬷告状!”小男孩抓着同伴的手,两人决定当作这件事情没有发生,一路小跑着回了家。
*
梁嬷嬷端着做好的饭菜,在门口站定。见青玉与金玉两人守在门口,神色间都有一丝苦恼。
“小姐还是不肯吃饭?”
青玉点点头,就要伸手接过那饭菜,却被梁嬷嬷避了开去。
“无妨,你们也守了一天,去歇会吧。这边我来就是。”梁嬷嬷看向两人,语气放缓,似乎怕吵醒房间里的人。
青玉拉着一脸担忧的金玉,两人去了隔壁的房间歇息。从栾峥雅带着人悄然离去到今日,已然有了三日。
秦钰瑶便三日未曾吃饭,把她们三人吓得不行。一时间,原本对那翩翩公子有些赞赏的几人,也不由得埋怨起来。
拍了拍门,梁嬷嬷放缓语气:“小姐,这人可是肉做的,三日不吃饭身体可吃不消。你这样,我也难受。”
半晌未曾听见房间里说话,梁嬷嬷叹气。正要推门进去,却见门忽地从里面打开了。
抬眼看去,只见秦钰瑶双眼微红,眼皮发肿。显然是才哭过一会,只是此时瞧着面色却没再如第一日那般难过。
“谢谢嬷嬷。我这就吃,只是得劳烦青玉帮我收拾一下。”秦钰瑶伸手扯了扯自己这几日未曾梳过的头发,朝着梁嬷嬷笑了笑。
见她似乎已然好转,梁嬷嬷眼眶湿润:“好,我让青玉过来,顺道叫金玉去烧些热水,你洗个澡去去晦气。”
点点头,秦钰瑶知道自己现在的样子有些狼狈。却还是露出一个笑容,只愿梁嬷嬷能别担心。
栾峥雅不辞而别的事情,虽让她伤心一场。但是秦钰瑶也明白,一开始对方就说过自己只是养病才在桃源村留了下来。
如今都不用坐在轮椅上,怕是想走很久了。这一年多时间,自己学了不少东西,也算是还了她一场避雨的恩情?
秦钰瑶不知道对方是为何愿意教导自己这么久,从前还以为是对方对自己有心,如今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
*
秦钰瑶在一旁出神地看着青玉和金玉一人一边,将那些画卷、毛毡全部收拢进箱子里。连同自己那破碎的心,一同掩藏了起来。
梁嬷嬷敲了敲门框,见三人都看了过来,这才笑着道:“小姐,家中来人了。”
家中?秦钰瑶站起身,虽有些疑惑却还是走了过来:“这都多久没来过人了,这不年不节的,如何就来人了?”
炎炎夏日,若非必要。桃源村里出来闲逛的孩童都少了许多,秦钰瑶走在屋檐下,缓步到了前屋花厅处。
只见那边已然坐了一位身穿土黄色锦缎衣衫的妇人,身后站着两位年纪尚小,但是看头上的簪子与偏短的袖子,约莫是带来的小丫鬟。
听见脚步声,对方却依旧老神在在地端坐在椅子上,就这么漫不经心地看了过来。只是在瞧见秦钰瑶后,眼神里迅速闪过一丝惊艳。
随之而来的,便是掩饰不住的嫉妒。这小丫头片子,自小在庄子长大,老爷也未曾使人来教导过。
怎的今日来看,容颜精致不说,便是这行走之间礼仪举止与京中贵女一般无二。
夏日里穿了一身水绿色的衣衫,头上的碧玉簪子瞧着也好。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梁嬷嬷从府里出去,偷偷带走的东西。
眼看着秦钰瑶带着梁嬷嬷已然走到了跟前,张嬷嬷这才站起身行礼:“给大小姐请安,老奴是大夫人跟前的嬷嬷。过几日便是老夫人的寿宴,老爷与夫人想着老夫人毕竟是您的祖母,为了热闹便请您回去祝寿。”
秦钰瑶却是没说话,径直走到花厅另一边的椅子旁坐下,这才神色淡然地看向张嬷嬷:“祖母寿辰我记得还差一个月吧?如何便是过几日了?”
张嬷嬷没想到她远在这山村里,竟还记得老夫人的生辰。顿时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接着道:“毕竟山路遥远,老夫人想着早早接你回去看看,避免到时候仓促之下舟车劳顿。”
秦钰瑶似是被这个理由说服了,微微颔首:“祖母生辰,我这个做孙女的自然是要回去的。那我便与张嬷嬷一同回去。”
见她答应得这般快,张嬷嬷心中又有些轻蔑。听见要回盛京,这村里长大的就是沉不住气,怕是十分羡慕在盛京生活。
也是,毕竟三岁便跟着梁嬷嬷来了庄子,怕是没见过多少好东西。心中对秦钰瑶满是不屑于鄙夷,张嬷嬷面上却是不显。
“好,大小姐今日便可收拾收拾,明日一早我们便出发回京。”张嬷嬷笑着看了眼身后的两个丫鬟,再次开口。
“这两个丫鬟,是大夫人叮嘱我带来的,想着大小姐平日里应当是没人伺候,也不懂府里的规矩。正好叫这两个丫头给你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