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决定先礼后兵,过去找王桂花谈判。
“桂花姐,打工人盒饭这个市场很大,十个人都吃不下,我们用不着自相残杀,联合起来一起卖不好吗?大家都卖一块钱,或者你卖9毛什么也不送,我卖一块送绿豆汤。我们公平竞争,顾客量力而买。你看怎么样?”周药玉笑眯眯地说。
王桂花气不打一处来,看着周药玉就来气。
她鼻子里哼了一声,大声说道:“谁跟你联合起来?你个小姑娘家家的,心可黑了,我可不跟你一伙儿!到时候,被你卖了都不知道。”
说完,继续拿着大喇叭胡说八道。此时还没有造谣要被追责这一说,王桂花说假话不打草稿,洋洋得意。
李凤琴气得要命,要冲过去抢走她的大喇叭,打翻她的盒饭。
周药玉拦住了她,没必要硬刚。王桂花人蠢还不听劝,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她决定采取行动,让王桂花自食其果。
为此,特意停了一天不卖盒饭,让李凤琴去电子厂找小姐妹玩。她去打了几个电话。
就在王桂花拿着大喇叭,在广场上到处散播谣言,污蔑周药玉的打工人盒饭不卫生时,市卫生局和工商局的联合执法队来了,大家开始作鸟兽散。
王桂花见势不妙也准备开溜,被工作人员一把拉住了,让她出示健康证。工作人员还对盒饭当场进行了抽样检验。
没有健康证,盒饭检验也不合格的王桂花,在一路嚎叫中,被工商局的人带走了,盒饭也没收了。
周药玉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对着李凤琴说:“看,这就是读书少的缘故。”
前世,王桂花别说健康证了,连暂住证都没办。每次警察来突击检查,她都要东躲西藏。有这么大的把柄,还敢往周药玉手上撞,不收拾她,简直对不起老天爷。
深受好评的打工人盒饭卖到第五个月,火车站广场没人敢去卖,但大街小巷开始出现了更多三轮车,也在悄悄卖盒饭。
不过,大家吸取了王桂花的教训,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一块钱这个统一价格,只是品类上各有特色:有的把米饭里掺杂红薯一起煮,小菜用辣椒萝卜干来配,虽然饭下去得比纯米饭要多一点,但是加入了更廉价的红薯后,两相抵消了多出来的成本。有的制作了榨菜丝或者橄榄菜来配。都卖得挺好的。
大家也在两三个月的磨合中,默认划分了地盘,最大的地盘默认是创始人周药玉和李凤琴的。每个人都在自己那一片地盘上卖盒饭,不越界,也不降价。
盒饭市场就在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大手操控下,达到了奇异的平衡。
周药玉和李凤琴卖了5个多月的盒饭了,蔡利民后来帮他们找到了更便宜的货源——他打电话给县里招工办,让他们通知每个来韶州找他的人,顺便从家里背100斤大米过来。
水稻在叠石县家家都种,一年两季,几乎卖不出多少钱,但到了韶州,周药玉按每斤1毛5收购,打工人到了地方就能拿到15块钱,对于兜里没带多少钱出门的打工人来说,无异于白捡。
于是,周药玉的盒饭成本进一步降低。卖了5个月盒饭,两人已经分别挣了2万5千块钱。挣第一个1万块的时候,李凤琴还颤抖得如同羊癫疯,到第二个1万块的时候,她就心如止水了。
这时候已经快要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