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秦赵两国风俗不同,他也不敢贸然提起,不过……
看到主上眉眼间的躁郁之色,蒙嘉斟酌了一下,还是道:“臣闻今日是赵国百姓集会之日,大王不如带上亲卫去散散心?”
嬴政对此兴致不高,只随口问了一句,“今日有什么特殊的?”
“这……”蒙嘉支支吾吾道:“是赵人纪念……”
“纪念牵牛织女?”
蒙嘉没想到自家大王竟会知道这个,愣了一下才后知后觉地想起眼前这位可是出生于赵,又在赵国呆了好几年的。
他心中忐忑,答道:“正是。”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嬴政才敢确信自己幼时的记忆没错,他的的确确是曾在这一天与太后同行外出过的。
这让他有些本能的抵触,但落到心头又是幽微难明。
蓦然间,他想起了那日在小舟上看到的风景,那也是他自来到赵国后少有的、内心感到宁静的时刻。
不知出于什么想法,嬴政同意了蒙嘉的提议,“你去安排吧。”
“啊……诶。”蒙嘉有一瞬口吃,紧接着就是大喜过望,“臣这就下去安排。”
嬴政淡淡“嗯”了声,倒没什么开心的神采,只以目示意蒙嘉下去安排。
蒙嘉也不负所托,很快就协同嬴政身边的近侍从安排好了几个亲卫,让他们扮成寻常百姓的样子暗中守护王上的安全。除此之外,嬴政自己也带了两个死士,可谓是保险至极。
就这样,嬴政看似独身一人,实则兴师动众的出行了。
黄昏已近,纪念的仪式即将开始。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仪式并不算隆重。毕竟国家已经名实皆亡,赵国的百姓说是从此归秦王统辖,但到底不是真正的秦人。
亡国之人似乎是不应该有欢乐的,形容枯槁、痛哭哀嚎才他们应有的面貌。
事实上,当秦军挥兵而来,踏碎赵国山河,俘虏赵国王室的时候,百姓们是在恐惧中失声痛哭的。
但,生活总要过下去。这片土地上,无论是百折不挠勤劳耕耘的、浑浑噩噩安于现状的、还是蠢蠢欲动谋求复国的,他们都要活着,只有活下去才会有未来可言。
“勤劳的牵牛,请你赐福粮食丰收。”
“灵巧的织女,请你护佑蚕桑无虞。”
嬴政在落满秋叶的路上徐行,耳朵里净是百姓们对农事顺利的祈愿。
他觉得很无聊,不说牵牛织女是否真有其人,就算有,一对普普通通的已经去世的男女哪有能力满足这么多人的希冀。
不切实际,嬴政心中嘲讽,加快步伐远离了这一片人声鼎沸。
途中的景色一般,他略带些失望的行走着,在不知走了多远的路后,嬴政远远望见了一条小溪,应该是需船家摆渡的那条河的支流。
月影不知何时攀上了柳树的枝头,溪水倒映这一切,包容而祥和。嬴政不由自主的放缓了脚步,慢慢地向溪水边走去。[1]
溪水的另一端是属于青年男女的世界,他们笑着、嬉闹着,不管过去未来,不知愁为何物。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一阵悠扬的歌声响起,是那对越人夫妻的女儿。
嬴政随着这歌声一点点走近,终于到达了岸边。
他抬头,看向对面,与他四目相对的是一张熟悉的脸。
“山有山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茅公子,我们又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