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明秀说:“腿长在他身上,他想回来我也拦不住。”
“可你知道的,如果你不同意他回来,他是不敢回来的。”
温明秀说:“我问你,那边现在除了你爸妈和芒种还有谁?”
“有很多人啊!梁家的表叔公和表姑,还有成坤哥哥准备在那边发展,新派过去的人。”
“对啊,那么多人呢,芒种一个人忙得过来吗?你和哥哥回来了,能帮芒种的不就只剩你爸爸了。”
“原来您是这个打算。”关祎宁说,“爸爸肯定懂你的意思,是我多话了。”
“我还不知道你,心里早就想到了吧,故意说那些话套我的口风。”
“嘿嘿,被您识破了。”
没过几天,关祎宁和她的朋友们就出发了。
前路漫漫,惟余热血。
——
自东三省沦陷后,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日渐加深。
温明秀一直在极力支持抗日,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物资。
为此,温明秀也遭到了一部分间谍的追杀。
一天,温明秀出门时,被人跟踪,在小巷里和霜降等人走失了,那人一路追着温明秀,开枪时,温明秀以为自己必死无疑。
结果旁边扑出来一个人挡在她身前,温明秀反应迅速,抽出枪击中了眉心。
身前的人缓缓倒下,被温明秀接住,霜降等人听见枪声,终于找到了温明秀。
温明秀将衣摆撕下压住伤口,可血还在不住地往外涌。
温成华按住温明秀的手,说:“没用了,你,你可以背我回去吗?姑姑。”
温成华醒了。
温明秀将他背起来,脚步飞快的往回走。
温成华虚弱地说:“姑姑,对不起。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了,现在我把命赔给你。姑姑,对不起。”
“别说了,留着点力气吧,快到家了。”
温明秀还没迈进门槛,温成华就已经失血过多,没了。
在他的葬礼上,温明秀拿了琵琶,给他弹了一曲《夕阳箫鼓》,当初在水榭,温成华想听没听成,现在温明秀专门为他弹奏,可他却听不见了。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
之后,温明秀给温明琰写了一封信,她担心自己哪天就死了,怕来不及告诉温明琰,她早已原谅他了,除此之外,还交代了许多事情。
1937年,杭州沦陷后,商会众人东奔西跑,各自逃命。
温明秀和谢清书搬到上海,她和谢清墨的别墅都在租界内,因此得以喘息。温成坤和林沅芷都出了国,温明理前往香港,往日富贵显赫的温氏商会一朝分崩离析。
在这里,温明秀仍然没有停止抗日的热情,反而日渐强烈。
1940年,苏诚师来到上海,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告诉温明秀,关祎宁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是一名战地记者。
关祎宁在美国生活过几年,外语说的很流利。她时刻关注着国际动向,翻译了许多国际上的实事,同时,她在国内的报道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关注度。
高煦阳从小就听许多人说起他父亲的故事,常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也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物。”
高煦阳坚持要和苏诚师一起走,他也要参军,要入党,要保家卫国。
温明秀告诉他:“你的哥哥姐姐们生下来,我就给他们安排好了长大后要走的路,只有你是不确定的。你的未来要靠自己去争,高家满门英烈,我相信我的煦儿会和他父亲一样勇敢。”
最后,高煦阳和苏诚师一起走了,而曾经温明秀名下武馆里的,如今还愿意跟着她的人,也纷纷自告奋勇,跟随苏诚师一起上了战场。
高煦阳离开那晚,温明秀又做了个梦,她这次梦见了高希文。
高希文温柔的看着她,温明秀想伸手拥抱,高希文却笑着推了她一把。
温明秀从梦中醒来,见窗外天光大亮。
她走到书桌边,拿出张信纸写道:
“希文,昨夜我又梦到你了,梦里的你对着我笑。你比母亲大方多了,二十年了,母亲入梦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你几乎夜夜都来。你说,是你太想我了?还是我太想你了?”
“我们的煦儿上战场打日本人了,他和你一模一样。我很欣慰,但也有些担心。我希望他能子承父志,他做到了,可我也希望他能长命百岁,你说我是不是有些贪心了。”
“小姐,少爷回来了。”小翠敲了敲门。
温明秀将信纸放进抽屉,一开门,在二楼的走廊上就看见温明琰站在客厅里,他们已经十一年没见面了。
……
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战士们荣归故里。
温明秀的一生大起大落,但她从不自甘堕落,不靠旁人,也能东山再起,她是温明秀,她无愧于这个名字。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