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清英想到的,就是趁着院里的官兵被她的突然袭击吓破胆子、群龙无首的时候,再多弄几个尸体出来,让众人一时半会儿确认不了她的地点,也顾不上回去防守宅院。
如此才有可能趁着宅院里人少、又没有人重重包围过来的时候,带着大于逃出去。
也许是思虑过多做了太多准备,也许是老天爷终于开了眼,这回战局终于站到了她这一边。
等清英再次赶回庭院的时候,就听说了谢乘风赶到的消息。
庭院里本就不多的官兵一时作鸟兽散。
大于所在的房间虽被粗略地翻看发泄过,但因找得不仔细,故大于也得以顺利地逃过了一劫。
清英钻进床底把人一步一推地小心地挪了出来,再背到了背上。
她的手不敢碰到人满是伤痕的背脊,只得固定在人的腿上。
大于的一只手撂在她的肩弯,一头靠在她的肩颈。
另一边断臂的残缘,有一下没一下地戳着她箭伤贯穿的背脊。
清英就这么背着大于,偶尔望一眼城门口方向。
没有停顿地、继续一步步地向着赵郎中所在的屋子出发,脸上混着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
此时云州城城门口汇聚的人民群众,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已经远超了以往城门口人数的总和。
无数的妇人、老妪、老翁从家中走出,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连稚童都聚集到了城门。
官兵们本就不敌,再加上很快连百姓都参与其中。
玉氏是听说了城门口的消息才赶过来的。
最先到城门口看到混战的那批人,有些选择参与进去帮忙扯住官兵,有些则负责把看到的传了家家户户。
玉氏本来是在家中坐着,忽然就看到相熟的一家人奔了过来。
那妇人眼眶中都已聚出了热泪,人还没踏进声音就先远远地传了进来:“玉娘子玉娘子——”
因为过于激动没留神,还差点被门槛绊倒。
那妇人没顾上向稳住她的玉氏道谢,一只脚还在门外边,人就已经握住了玉氏的手,开口就是哭腔:“快跟我去城门口看看吧!有人说看到你相公了啊!”
玉氏被她的话激到,热泪一下就跟着妇人一起流了下来。
她的脑海里没由来地冒出来了前些时日找她问话的那姑娘,这下喉头就更是只剩下了哽咽,连话都说不清楚。
二人泪眼朦胧地彼此对视一眼,互相搀扶着就都要往城门口方向去跑。
结果没跑几步,就又听说了城门口官兵在跟他们家人干仗。这下玉氏可还得了,又重新跑回去拎上了用农活的锄头。
如此情形,还在每家每户中上演。
大大的锄头、农具、柴刀,被群情激愤的人们带到了城门口,本就不敌的官兵这下就更是没了说法。
每个官兵心里都笼罩着一层阴云。
谁也没看清那男子是什么时候爬上去的。
等众官兵意识到的时候,那男子已经爬到了城门之上。
那两颗被云州知府用来震慑的头颅,被那男子珍而重之地取了下来,抱在了怀中。
连续下了好几日的雨,这会儿居然已经有了将停之势。
男子立于城门之上,一半是阴云密布的天,而另一半则已天光乍晓。
终于,天光刺破了乌云,将另边的曦光也成功地过渡了过来。
人群中认出那男子的身份的群众,发生了小声的讨论。
男子沐浴在阳光之中,声音好像也能传得很远:“我名谢乘风——”
官兵的打斗在不知时候时候停了,可能是都认识到了现在的局势,所以都仰头看向城门上的谢乘风。
底下的百姓也不外如是。
谢乘风的身影,在城门上显得格外的高大肃穆:“我名谢乘风,受三公主所托,前来相助,底下受蒙蔽官兵速速放下兵器,束手就擒,否则等此事通达陛下,定让你们尸首分离人头落地!”
本就败势尽显的云州官兵这下更是没了什么反抗的念头,一个接一个地扔下了武器。
好像这样就能彰显,他们真的只是受人蒙蔽。
大量丢盔弃甲的人里面偶尔还混杂几个想动手的,可还没等他们把刀再次挥砍出去,就又被周围大量的围观百姓止住了动作。
最后兵器还是“哐啷”一声,被人丢在了地上。
混战以极快的速度爆发,但最后又以极快的速度被解决。
城门口又恢复了一片安宁。
大量的百姓挤在这不算狭窄的城门口,他们望着立在城门之上的谢乘风,不知道谁先哭的,但随着那人的哭腔溢出,百姓中已处处是哭声。
围上来帮忙的的妇人、老妪、老翁,每个人脸上都哭得通红,互相在人群里找起自己的家人。看到相熟的还会帮忙吆喝一声。
原本好不容易安静了一会儿的城门口,一下又恢复了喧闹。
不过是很有生命力的那种闹腾法。
无数的百姓相拥在一起,互相笑着闹着。
他们一遍遍抚摸对方的鬓发,呼喊对方的姓名,好像这样就能把缺失了那几年补上。
脚下的泥泞也不能阻止他们向对方奔去的脚步,每个人脸上都淌着激动的热泪。
不知谁家被抱在怀里的稚童,这时忽然喊出一声:“爹娘,你们看,天上有彩色的云彩诶!”
众人互相一起抬脸看去,就看到了彩色的天虹。
连续下了几日的雨这会儿终于停下。
红的橙的黄的绿的蓝的,耀眼的彩虹出现在了百姓视野中的整个天幕之上。
也就是在这时候,众人感受着微微的阳光平等地洒在每一个人身上,他们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
一直笼罩着他们的阴霾好像就要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