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道:“那是你不好好读书!额娘阿玛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多尔博。”
娜仁舍不得锦华受累,莞尔道:“你照顾好自个儿就成。弟弟自己能照顾自己,是不是多尔博?”多尔博点点头。
多铎带了镶白旗的一万精锐出征,要与归顺大清的外藩蒙古王爷领兵会师,蒙古出动了差不多三万兵力。娜仁这次随军十分低调,一切听安排听指挥,穿着骑装在马背上颠簸。多尼和硕塞围在在身边,倒成了她的侍卫。围在她身边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都统,原来基本上都打过照面,有的甚至还说过几句话,相处起来倒也不怎么尴尬。有个倚老卖老的,还大着胆子跟娜仁寒暄道:“福晋随军,这也是一桩奇闻。”
多铎骑马在前头,眼光却是不是飘向后头,趁人不注意看娜仁两眼,却不好意思和她说话。娜仁爽朗道:“我本来就是蒙古人,既是随军也算回老家。老爷子,您是苏完瓜尔佳佐领吧?”
苏完忙道:“正是,难为福晋记着。”
娜仁笑道:“镶白旗百八十个都统参领哪个我不记着?咱们镶白旗的都统多出身苏完瓜尔佳氏和觉罗氏。”
苏完捋须道:“福晋说的不差,只可惜我老了,也不知道能再跟着王爷打几年的仗。”
娜仁看出老爷子是拉来的摆设,嘴上却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看您挺硬朗。更何况这打仗又不是比谁年轻。多尼,你可得跟着你硕塞哥哥,还有各位都统佐领们好好学学。”
硕塞是皇太极的第五子,他额娘被皇太极改嫁后不久就去世了,在宫里挨了哲哲几年照顾,早早儿放出来打仗,十五岁就跟着多铎南下,娜仁见他年幼失母,与自己和多铎一样,便倍加怜惜,遇上府里热闹,回回都要请他来坐坐。
十七岁的硕塞被娜仁一夸,顿时不好意思了,赶忙红着脸道:“婶婶太看得起我了,有十叔在,我能教多尼什么呢。”
多尼打小和硕塞岳乐一起混,便忙道:“哥哥你别谦虚,你会的可多了。”
多尼头一次来蒙古,瞧见路上有大车载着人往北边走,便问娜仁和多铎道:“他们是去哪儿啊?”
娜仁笑道:“他们是山西的商人,北上去卖瓷器丝绸和茶叶的,最远能走过贝加尔湖,和毛子做生意。贝加尔湖就在车臣汗部北边。我小时候,舅舅带我和表哥去过几次,那儿的风景漂亮极了。”
多尼又问:“他们要是累了,住哪儿?也像我们一样扎营吗?”娜仁摇摇头:“草原上有牧民,商人要是累了渴了,就会到毡包里,牧民会给他们水和吃的!”娜仁指了指远处的几个大包:“就在那儿。你要是进去的话,一定得记得脱靴子!”
多尼道:“那些商人不怕被抢劫吗?”娜仁眼睛一瞪:“抢劫的人在草原上要被马拖死!成吉思汗的子孙从来不打劫!”多铎感觉自己被骂了,道:“战乱的时候都顾着活命,也不一定啊。”
娜仁不服,叫多尼策马冲到前头,多尼依照娜仁的指示,脱了靴子进毡包,回到多铎身边的时候,脖子上挂了一条洁白的哈达。多尼道:“一个老阿嬷给我挂上的,她给我喝了羊奶!”
好容易挨到暂歇扎营的时候,等一切安排妥当了,多铎才能跟娜仁说上几句话。娜仁小时候跟着阿布转场的时候也是这样,还有剪羊毛的时候,阿布能坚持两天两夜不睡觉,之前也被锻炼出来了,所以不觉得有什么。只是靠着硬邦邦的马鞍子道:“巴林旗和乌珠穆沁旗那些兵慢吞吞的,不一定赶着正日子,不过咱们的都是精锐,就算正面对敌也不怕。腾机思估计现在磨破了嘴皮子,到处跟人借兵,也不知道哪个傻子肯借给他。”
多铎道:“你那表哥傻了吧唧的,说不定真的肯借兵给腾机思。”
娜仁打了一个哈欠:“真到那时候,咱们就集结兵力,最好是能夜袭,蒙古兵不靠刀剑,全靠射箭,晚上黑灯瞎火的,谁能看得清?不过我估摸着,要是车臣汗部有意向我们示好,表哥一定会提前来信的。”
娜仁推了推多铎,让他赶紧睡。多铎却拗着不动,直挺挺地坐在床边。娜仁急了,猛然道:“这里是军营,明天还要赶路,你什么也别想!”见多铎还是不动,娜仁吓得拿着被子一把把多铎的头蒙上,把他推到床上:“祖宗,睡你的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