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杨柳村时,杨素清娘家人已经等在村口,她娘家就一个老母亲和一个兄弟。
到三江镇时,刘芳姐妹的娘家人已经等在镇门口了,刘家人口就比杨家多些了,刘家父母健在,刘家大哥刘峻夫妻,带着一双儿女,一共六人赶着辆牛车。
刘长青望着三江镇镇口,看了看刘紫霄姐弟,见二人都沉默不语,便也没有提赵惠的事。赵麻子死后,赵惠卖了赵家祖宅,购置了一间小屋,如今靠着帮人浆洗度日。
到临水县已经天亮了,夏有田一家四口赶着五辆驴车等在城门口了。
楚枫看到那些驴车,便与夏满仓和石村长商量,将携带的行李分散到驴车、牛车上,伪装成货物。众人闻言,立刻忙活起来。
夏初掏出几张银票,递给石头和豆子:“你俩腿脚快,去钱庄把这些换成银子或金条,快去快回。”
昨日他和李老太清点了银钱,这五六年时间,家里存项已经有了七万多两,虽然楚枫早早让送货队带金条回来,但家里还有两万多两银票,只能路过有钱庄的县城再换了。
石头和豆子将银票揣到怀里,快速往城里跑去。
胡春花见石头和豆子进城去了,转头问周大牛:“你昨天是怎么跟你外公说的?怎么到现在还没见人出来?”
周大牛无奈道:“我说得很清楚,就说局势要乱了,咱们都得往北凉府逃,让他们也收拾东西一起走。”
胡春花急得直跺脚:“那怎么还没动静?”
周旺见状,提议道:“大家装车还得一会儿,要不我进城去看看?”
周大牛摇头:“还是我去吧,我跑得快。”
他正要动身,却被胡春花一把拉住。她一咬牙,狠心道:“算了!他们八成是不想走,你去也没用,别耽误了时辰,反倒把自己搭进去。”
李老太望着万松书院的方向,转身找到夏初:“大孙,走之前我想去那书院看看。”
夏初看了眼仍在收拾行装的众人,点头道:“好,我陪您去。”
李老太却摇头:“让至儿陪我就行,他熟悉路。”
夏初没再多言,叫来夏至。听说奶奶要去书院,夏至只当她是想看看自己读书的地方,二话不说解下背上的初三递给夏初:“哥,你照看会儿初三,我赶车带奶奶去去就回。”
夏初接过孩子,仍不放心地叮嘱:“快去快回,别超过两刻钟。”
驴车载着祖孙二人渐行渐远。楚枫走过来问道:“至儿落了东西在书院?”
夏初望着书院方向轻叹:“落东西的......怕是奶奶。”
李老太被夏至拉着快步拾级而上,步伐匆忙,她都来不及看两边的风景,像儿时第一次来这里时一样,看着脚下石阶,只是儿时她步伐慢,一步步蹦跳着数数。
如今她步伐快了,却跳不起来了,也不再数那早已烂熟于心的台阶数。
一百三十五级。当年她曾问过这数字有何寓意,那人说“一”是起点,“三”喻三纲,“五”指五常。
转眼已至书院门前。李老太停下脚步,抬眼看着那棵黄叶纷飞的杏树,夏至松开他奶的手,跑向摇椅上假寐的老人:“方爷爷!”
老人睁眼见是他,奇道:“你来作甚?先生学子都归家了。”
夏至指向身后的李老太:“我带奶奶来看看我读书的地方。”
老方闻言一怔,顺着他手指望去,只见一位素衣老妪正仰首望着杏树。似是察觉到视线,她缓缓低头,半晌展颜一笑:“远方哥,一起走吧!”
这声呼唤让老方浑身一颤,慌忙起身却因膝有伤,踉跄着差点摔倒。夏至急忙扶住:“方爷爷当心!”
老方被夏至扶着,挪步到了李老太面前,老泪纵横:“小姐,我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您。”
老方,本姓李,名远方。他是李家的家生子,祖上姓方,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几岁就给李家大少爷做书童,学问很好,李家大少爷做官后就放了他的奴籍,让他自己参加科举,但他刚考过秀才,李家就突遭变故,他便也没再考下去。
相较于老方的激动,李老太显得平静许多:“还是叫我名字吧。至儿既在此处读书,相见本是迟早的事。”她顿了顿,望向空荡的书院。
“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跟我们一起走吧。这里早已不是当年的万松书院,人都不在了,你又何必守着?”
夏至听得云里雾里。若说夏初对李老太的过往有所猜测,比他小了八、九岁的夏至则全然不知。但眼下也不是好奇打听的时候,“方爷爷,跟我们走吧。院长爷爷是我让人送走的,我们现在也要往那边去。”
老方闻言一震:“你这孩子...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夏至蹲下身:“您先上来,路上我再细说。我哥他们在城门口等着,耽搁不得。”
李老太也轻拍老方肩头:“远方哥,走吧。”
老方不再多言,伏上少年脊背。夏至背着他往山下走去,李老太最后看了一眼那颗杏树,转身紧随其后,途中夏至三言两语解释了林适的去向。
回到城外时,众人已整顿完毕。因老方腿伤未愈,楚枫将他安置在刘长青的车上,嘱托刘家父子多加照应。
集结的车队颇为壮观:驴车、牛车一共二十辆。都装得满满当当,排成长一列引得进出县城的人纷纷侧目。
楚枫对夏满仓等人道:“各位,咱们这队伍太大,过于惹眼,为避免被官府注意,得分开点走才行。”
夏满仓点头:“楚小子,你安排吧,你说怎么走,咱们都听你的。”
其余人纷纷附和:“对,你安排就行。”
“时间紧迫,那我就不客气了,”楚枫道:“咱们就分成四路人,老弱青壮穿插,这么多人,路上肯定有很多事要商量,就每队选个领队的出来张罗事。”
夏满仓等人点头表示认同。
楚枫继续道:“过去北边天气冷,所以,趁着这边气候还算好,咱们得尽量赶路,每天上午下午歇脚一次烧水喂牲口,晚上能找到歇脚的客栈就住客栈,找不到客栈就歇在野外。家里被褥带得少的提前说,趁着现在还没乱,路过城镇我安排年轻人去采买。”
几人点头应了,夏满仓和石村长很快就选出了领队的,他们自己领两队,另外李春生和夏承良领两队,之所以选这两人,是因为他们常年在外送货,有能力也有身手。
队伍出发,大人们脸上都是对来的担忧和迷茫,只有孩子们,满脸新奇的四下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