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会结束,各大竞赛的初赛也好复赛也罢,也基本都结束了。
对于高一升高二的这个阶段,大多数竞赛的复赛和同学们没多大关系,只是让大家提前感受一下,权当给学长学姐当分母了。
既然比赛结束了,晚自习的竞赛课也要恢复正常了,好为来年做准备。
学校怕大家什么竞赛都要参加反而效果不好,把物化生三门竞赛安排在了同一个时间,只让同学们从中选一门。结果招来不少同学的骂。物理竞赛学校比较重视,化学竞赛则相对基础一点。对林亦来说,物理竞赛暑假去了培训但是高一前面很长时间没有参加,化学竞赛的参加一部分也是为了最难拿A的高考做准备,有一点高考大于竞赛的意味。
蒋霏,朱依若,赵晓筱,夏思楠不假思索选了物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物竞一直是唐文强带的,而她们恰恰是唐文强小迷妹。
林亦本就对唐文强无感,加上朱家军从高一分班前一直教自己,最终和祁落、史悦成了化学竞赛常年第一排。
数学竞赛周二、周六晚上六点到七点半,物化生则是周四的同一时间。二四六都是语文晚读,黄萍哭晕,男孩子们却刚好乐着不用读书了。
黄萍本就管不住六班,加上教学方法实在是有点无聊,大多数同学也并不睬她,语文课上还是比较随意的,在这一点上黄萍和严俐达成了出奇的一致:“一个个天天就晓得忙数理化哦。”
但确实,高二竞赛就不是闹着玩的了,得认认真真听了。
化竞除了六班,还有隔壁物化普通班五班的同学来参加。
朱依若她们听完第一次物竞回来就开始抱怨,说老师换成了七班物理老师,不是唐文强了。
竞赛正在逐渐走上正轨,林亦还知道,虽然有过没选物化的遗憾和后悔,现在的王梓彤在生物竞赛表现的相当不错呢。
理科班的竞赛重头戏,在这一年里即将到来。
李亚炜对于立体几何简简单单带过,在他看来这算是送分题,连一轮复习都不用再讲的。然后六班开始上解几。
解几巨大的计算量让林亦头秃,向来中午睡个半个小时就起来写作业的习惯不得不又压缩了十分钟。
这天,带六班信息课的老师中午突然来了。
现在换了座位,女孩子们坐在第三组。
林亦刚起没多久,没戴眼镜,困困乎乎地猫着腰趴在桌上一行一行机械般写着冗长的解几算式,,旁边习惯先写作业再睡觉的朱依若刚打算睡觉就被老师的突然造访搅黄了。
信息老师是个长的娇小的女老师,说话声音也挺好听的,衣品也不错,大家还都挺喜欢。
她站在门口唤道:“同学们醒一醒啦。”
前排几个同学揉了揉眼睛,不情不愿地眯着眼抬起头。
老师尴尬地笑了笑:“还没睡醒是吧。”
六班在学校午休的人并不多,也就二十个左右,加上前面的窗帘拉着,教室里冷冷清清的。
老师简明的说了下来意,学校十月份要搞一个stem项目,就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的简称,到时候会有很多创新课程开课,还会有全省乃至其他周边省份的老师来参加观摩。
其中计算机更是请了一位大学教授来,讲的是什么编程的可视化,关于分形动画的。
配合上课的重任就落在了六班身上。
来的这个教授还挺年轻的,先问了问同学们现在数学学了多少。在得知还没有学到复数的时候很巧妙地把概念转到了坐标系上。
黑板上留下了他作的几个图,大概就是让同学们了解一下原理,然后打开了电脑打算放个动画。
在等着电脑开机以及视频解压的过程中,六班也是一点都不给教授留面子,包括之前讲原理的时候,大家还是一边看黑板,一边偶尔低下头写题。
视频也确实很吸引人,曼德勃罗分形动画无限放大的过程循环往复,将细节做到了极致,无限放大后的结果居然是又回到了起点。除此之外还有牛顿迭代和朱丽叶集这些。
加上炫彩的渐变配色和缓缓流淌的轻音乐着实让同学们惊呼了。
10的多少次方在由负逼近零的时候画面也趋于一个极限转而又反向展开,引起一阵惊呼。
中午回家的同学陆陆续续来了,看见里面站着一个不认识的老师,竟有点怀疑是不是走错了班。
特别是王木木在门口仿佛被电了一下直接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醒过来一脸震惊,让注意到的女孩子们笑翻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