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诗词,林桐还计划在生活细节上做出改变。她留意到碧纱橱所在房间的卫生状况,虽说大体上还算整洁,但与现代的卫生标准相差甚远。于是,她决心以此为突破口,凭借自身掌握的现代卫生知识,开启改善生活环境的行动。她找来紫鹃和几个贴身伺候的丫鬟,耐心地教她们制作一些简易的清洁用品,如用草木灰和油脂制作肥皂,用以清洁衣物和擦拭家具,去污效果显著。另外,她还让丫鬟们采摘新鲜的艾叶,晒干后在房间里点燃熏制,不仅能有效驱虫,还为房间增添了一丝清新淡雅的气息。
林桐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正写的专注,紫鹃走了进来,她瞧见林桐如此认真地书写,不禁好奇地问道:“姑娘,您在写什么呢?” 林桐搁下笔,抬眸露出一抹浅笑,将自己的计划大致跟紫鹃讲了一番,紫鹃听闻,眼中满是惊讶与敬佩:“姑娘,您这想法可真是新奇,奴婢从未听闻过。”林桐伸出手,轻轻摸了摸紫鹃的头,语气轻昵:“这些都是我平日里翻看古籍,从里头得来的灵感,觉得有趣,便想试试。紫鹃,往后还得你多多帮我。” 紫鹃忙不迭点头,神色坚定道:“姑娘放心,奴婢一定竭尽全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桐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每日清晨,她依照贾府规矩,与众人请安问好,几句寒暄过后,其余时间都沉浸在古籍诗词之中,从诗词格律到文章大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待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林桐的房间里却依旧烛火通明。她仔细研究卫生改善计划,还绘制了一些简易的制作图纸。紫鹃见姑娘如此辛劳,心中满是疼惜,便也在一旁忙前忙后准备各种材料。主仆二人齐心协力,为即将到来的改变默默努力着。
很快,家宴的日子到了。林桐便早早起身,从雕花衣柜中取出一件月白色的绫罗长裙。这长裙质地轻柔,触手生凉,裙摆处绣着栩栩如生的兰花图案,每一朵兰花皆用极细的丝线勾勒,花蕊处还缀着细碎的珍珠,随着她的走动,珍珠微微颤动,仿若清晨露珠在兰花花瓣上滚动,裙摆也随之轻轻摇曳,恰似一朵盛开的兰花在风中翩翩起舞。紫鹃手法娴熟的将林桐的头发梳成了灵蛇髻,一支羊脂玉簪子斜插在发髻上,簪头镶嵌的红宝石,更衬得她面容娇艳,肌肤胜雪。镜中的她,身形依旧带着几分柔弱,然而那一双眼眸中,却褪去了往日的迷茫与怯懦,多了一丝自信与坚定。
来到宴厅,只见厅内热闹非常,雕梁画栋间尽显奢华。众人已经纷纷入座。贾母端坐在主位上,仪态雍容,尽显一家之主的威严。她看到林桐进来,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黛玉,快来,坐到外祖母身边来。”林桐莲步轻移,走到贾母身边坐下,乖巧地说道:“给外祖母请安,愿外祖母岁岁安康。”贾母满是疼惜地拉过林桐的手,上下打量着,嘴里忍不住夸赞:“几日不见,黛玉越发标致了。”
家宴开始,雕花的酒壶在众人手中轮转,琥珀色的酒液淌入杯中,泛起细密泡沫。待酒过三巡,宴上气氛愈发热烈,众人开始谈论起诗词。林桐端坐席间,她知道,机会终于来了。当大家讨论起近日读过的一首古诗,对诗中精妙的词句正赞不绝口时,林桐稳了稳心神,微微清了清嗓子,声音清脆却不失沉稳,开口道:“各位长辈、姐妹,这首诗流传甚广,大家解读也都精妙,但我对它倒是有一些不同的见解。”话落,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她,林桐不慌不忙地说道:“这首诗虽用词典雅,但细细品来,在立意上,却稍显局限。比如诗中这几句,若是放在当下情境,表达的或许不仅仅是表面含义,还可以……” 林桐将现代一些前沿的思想观念巧妙地融入对诗词的解读之中,独特的见解让众人眼前一亮。
贾宝玉听后,不禁拍手叫好:“林妹妹,你这见解倒是新奇,我从未听过如此解读诗词的。”李纨、探春等姐妹也纷纷点头称赞。贾母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我就说黛玉这孩子聪慧,这一番话,让这诗词都鲜活起来了。”
林桐心中暗自欣喜,面上却不动声色,她清楚,自己的第一步计划成功了。然而,她也明白,这仅仅是个开始。在这贾府中,要想真正改变自己和贾府的命运,还有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但她毫不畏惧,因为她笃定,凭借脑海中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以及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定能在这封建礼教的束缚之下,闯出一片属于独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家宴结束后,林桐回到碧纱橱。她斜倚在榻上,双目微阖,细细复盘着今晚家宴上表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场家宴,无疑是她在贾府这个复杂棋局中落下的关键一子,是她崭露头角的开端,更是她打破封建桎梏的有力尝试。她深知前路荆棘丛生,但她已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宏伟蓝图,要以诗词为笔、知识作墨,改写自己与贾府的命运篇章,为这封建深宅大院注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