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妃省亲的盛事如绚烂的烟火,于夜空中绽放出夺目光彩后转瞬即逝,贾府渐渐又恢复了往昔的平静。每日晨曦初露,主子们便依着惯例,晨起盥洗后去给长辈请安。请安过后,各自回到院中与管事们商议家族大小诸事;奴仆们各司其职,或洒扫庭除,或奔走采买,府中诸事又按部就班地运作起来。
再说这大观园,本就是为元妃省亲特意修建。省亲之时,元妃见园子里景致清幽、布局精巧,心中欢喜,赞不绝口。贾母等一众长辈,瞧出元妃对这园子的喜爱,又念及家中姐妹们正值青春妙龄,正需要一处清幽之地,静心读书习字、修身养性。于是,便做主让姐妹们皆搬至大观园居住。如此一来,姐妹们既能于园内的花香鸟语、亭台楼阁间,尽享清幽雅致之趣,陶冶自身性情;又可时常相聚,或吟诗作画,或促膝谈心,彼此陪伴,增进情谊。
这日,贾母端坐于厅中主位,神色和蔼的与众人商议起大观园居所分配之事。林桐听闻,心中虽早已属意潇湘馆,却也不免对长辈们的安排心生好奇。
贾母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声音温和:“我这把老骨头,到底是住惯了荣国府,还是继续住在这儿罢,平日里也好就近照应着你们这些孩子。”众人听闻,连忙恭恭敬敬地站起身来,齐声应道 “是”。
继而提及李纨,贾母眼中满是慈爱之色,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李纨这孩子,命苦啊,年纪轻轻便守了寡。平日里操持家中诸事,着实辛苦。稻香村那一处,清幽宁静,正适宜她带着贾兰安心读书,过些清净日子。”李纨听闻,连忙恭敬地欠身谢过,面上神色依旧。然而那眼眸深处,却悄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稻香村一带,田园风光旖旎,茅屋农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一派质朴悠然之景,正合李纨淡泊性子。
说到探春。探春听到自己,眼中顿时满是期待。贾母瞧在眼里,嘴角的笑意更加浓郁,缓缓开口说道:“三丫头素来聪慧伶俐,秋霜斋正配她。那处轩敞开阔,正可让她尽情施展才情。”探春一听,喜不自禁,忙上前几步,郑重地行礼谢恩。秋霜斋内,宽敞明亮,轩朗大气,窗外几株芭蕉亭亭玉立,绿意盎然,为整个屋子增添了几分雅致,正合探春豪爽、大气的脾性。
接着又说到惜春,贾母满脸怜惜,目光慈爱地看向她,柔声道:“四丫头年纪尚小,暖香坞那处暖和,又离着姐妹们近,方便照应。”惜春乖巧地点点头,轻声应道:“多谢祖母。”暖香坞内,温暖如春,设有许多精巧别致的暖阁,静谧温馨,正适合喜静、痴迷于作画的惜春。
贾母话还未说完。宝玉一脸急切,便忍不住嚷嚷道:“我要住怡红院,那里种满了娇艳的海棠与翠绿的芭蕉,好看极了!我一瞧见就喜欢得紧!”贾母轻轻点了点他的额头,笑骂道:“就你鬼点子多,去吧去吧。”怡红院内,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海棠花娇艳欲滴,芭蕉叶宽大翠绿,生机勃勃,正合宝玉烂漫心性。
众人笑意未歇,贾母目光徐徐一转,落在林桐身上,眼神愈发柔和,满是疼爱地说道:“黛玉,自幼便聪慧过人,又生得一副多愁善感的性子。那潇湘馆翠竹环绕、清幽雅致,满院的绿意,恰似她骨子里的灵秀之气。再者,馆内轩窗精巧,清泉潺潺,最宜静心读书、吟诗作画,正配了她的才情与喜好。想来,将潇湘馆分给黛玉,再合适不过。”
林桐听闻,心中一阵暖意涌动,忙起身,盈盈下拜,轻声说道:“多谢外祖母疼爱,如此安排,外孙女欢喜得紧。”贾母笑着点头,招手示意她起身:“你这孩子,自小没了母亲,又离了父亲,孤身一人来到贾府。往后这潇湘馆便是你的家,若有什么缺的少的,只管跟外祖母说,外祖母必定给你周全。”
林桐听闻贾母的悉心安排,眼眶微微泛红,抬眸满含感激地说道:“外祖母这般细致的关怀,孙女铭记于心。往后在这潇湘馆,定不负外祖母的疼爱。”贾母拉着林桐的手,轻轻拍了拍,眼中满是慈爱。
这时,李纨款步上前,笑意盈盈地说道:“妹妹住进潇湘馆,往后咱们姐妹相聚吟诗,可就更方便了。”探春也在一旁附和:“正是,潇湘馆景致清幽,姐姐才情本就出众,居于这灵秀之地,往后姐姐的诗作怕是也要更上一层楼了。”林桐闻言,微微颔首:“就你嘴甜,以后还得各位姐妹们多指点,妹妹才能有所长进不是。”
一时间,厅内气氛愈发融洽,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畅想着往后在大观园的日子。有人提议春日可一同去园中赏花,秋日可围坐于亭中赏月品茶,何等的惬意。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那股子热络劲儿,仿若能将未来日子里所有的美好都提前预演一番。
林桐,此前因题匾之事,便踏入过潇湘馆了,第一次去,便被其清幽的环境深深吸引。只见馆内,翠竹环绕,清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奏响一曲悠扬乐章。院中小径,蜿蜒曲折,通向一处幽静的小轩,轩前有一湾清泉,潺潺流淌,水质清澈见底,水底鹅卵石于日光映照之下,五彩闪烁,熠熠生辉。林桐步入潇湘馆庭院,缓缓闭上双眸,任由微风轻拂面庞,细听竹叶与清泉交织之音,心中顿时生出一股难以言传之亲切感,仿若刹那间回到那充满诗意与宁静的现代世界,身心皆沉醉其中,久久难以自拔。
从入住潇湘馆的那一刻起,林桐便如一只上满发条的钟,全身心忙碌起来。她先是细细打量馆内布局。她发觉,这潇湘馆虽说整体布局精巧非常,但在空间利用和功能划分上仍存在一些可以改良的地方。于是,她凭借着现代所积累的室内设计知识,开始制定详细的布置方案。每一个细节,大到房间格局的重新规划,小到摆件的摆放位置,都在她的脑海中反复推演、斟酌,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打造出一个别具一格又舒适宜人的潇湘馆。
林桐决定先从潇湘馆的主屋着手。她吩咐下人将主屋窗户拓宽,如此一来,更多日光便能倾洒而入,让室内愈发敞亮通透。同时,她又命人装上自己精心设计的木质百叶窗。这百叶窗不仅可随意调节光线明暗,还能为屋内添上几分古朴雅致之韵。在室内的家具摆放上,林桐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她将原本置于屋子中央的大床挪至靠窗之处,这般安排,清晨之时,她便能第一时间沐浴在阳光的温暖里,还可饱览窗外翠竹的秀丽景致。在床边,她摆上一个小巧玲珑的床头柜,上面搁置着一盏她亲手制作的琉璃灯。那灯罩之上,绘有精美的翠竹图案,与潇湘馆的整体氛围相得益彰。当夜幕降临,点亮烛火,柔和的光线透过翠竹图案的灯罩,洒在室内,瞬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除了主屋的改造,林桐对潇湘馆书房的布置也尤为上心。作为一个热爱文学的人,书房于林桐而言,至关重要。她让人打造了一排高大的书架,摆满了各种书籍,既有古代的经典名著,也有她临摹的一些现代书籍。书架的旁边,放置着一张宽大的书桌,书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除此之外,还在书桌上放置了一个小巧的地球仪,这个地球仪在古代显得格外新奇,它不仅可以让林桐随时回忆起自己的家乡,还能向来访的姐妹们展示世界各地的奇妙景象。书房的墙壁上,挂了几幅自己亲手绘制的水墨画,画的内容都是潇湘馆内的翠竹与清泉,这些画作满含现代艺术风格,为书房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艺术气息,让整个书房充满了灵动与活力。
潇湘馆的庭院中,林桐命人搭建了一个精巧别致的凉亭,凉亭的顶部采用了透明的玻璃材质,这样,待夜幕降临时,在亭中便能将那璀璨的星空尽收眼底。在凉亭内,安置了一套石桌石凳,质地温润,造型古朴。方便自己和姐妹们在闲暇时,在此品茶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