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首富她被奉为神明 > 第1章 丝衣

第1章 丝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乔息推开窗,深冬的晨光将天际点亮,她向东方眺望。

淡云细卷,天色空蒙。窗外是二十一坊连成片的屋脊,薄雪晶莹剔透,更远处居民里坊竖起袅袅炊烟。晨起的人们开市早点铺子,蒸笼香气逐渐唤醒临淄城。

未罩外衫,她也不觉得冷,肌肤比蒙蒙光线下的雪色还要白透。肚子咕噜一响,饿了。

一盏烛火从外间走近,稻华端着烛台轻手轻脚进来,绕过屏风见到她,像是没想到她醒得这么早,手脚不轻了道:“姑娘,临书的口信,布社那边还是没有风声透漏出来。”

乔息发愁,“怎么突然没消息了。”

又白白干坐一晚上。

郡府内部大概阻断消息放出,这段时日恐怕是打听不到新服官的动静了。

“让临书继续在布社留意吧,有进展及时告知我。”

稻华应好。

去年十二月,三名从长安调任地方的新服官来到临淄,随同调来的还有朝廷今年自民间采购丝织服物的政令。

政令内容是太子监国后抚慰百姓疾苦,下令加收各郡县丝织产物,充实国库,所需尤以临淄与襄县为多。政令下达,临淄大小商户摩拳擦掌,纷纷自荐。

国市临时搭建六处布社,用来树立新服官告示和收纳商贾上呈的布样。三位新服官于七日前放言,要求每位商户上呈两幅布样,经三服官内部筛选后再定选购哪家织物。

这是大和十七年后,时隔十一年,官府始向民间商户的私人作坊收购产物。

乔息在六日前上呈了自己作坊中最为优良的两幅布样,为第一时间掌握三服官动静,她这几天都睡在二十一坊。但是新服官收齐布样后便不再向坊间透出风声。

已经五日了,如果不是她在郡府中有自己的耳目,那三位新上任的服官忽然间寂静得仿佛从未来过一般。

或许上呈布样的商户太多,量太大,挑选需要更多时日。乔息看新服官此前态度似乎十分着急,没想到挑选这一步却放缓了心态。

叹气,乔息收回看清晨日光的视线,得从其他渠道想办法打听消息了。

稻华准备为她梳洗,问:“姑娘一夜没睡啊?”

“睡了,没睡着。早饭好了吧?”

稻华小声嘟哝:“那不就是没睡。”

妆台前坐下,台上没有镜子。稻华用两条浅红色发带为她编发,乔息少照镜子,美丑全看稻华手艺。

“早饭备好啦。”

曲裾腰带系妥,梳洗毕,阳光从蒙蒙变得清透。

吃着早饭,乔息心不在焉地喝粥,听旁边稻华嚼包子的牙齿磕碰声,夹了一块酥糕放进稻华碟里。

稻华回夹给她一只包子,“你也吃,多吃些,不是饿了吗?”

乔息虽然饿,胃口却不大,吃不了太多。

稻华放下粥勺,认真地看着她,抹把嘴疑惑道:“织物匠作这类东西最易瞧出好坏,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藏都没得藏。不过是从众多绣品中挑出几样最好的,需要挑这么久么?你夜里为这事睡不好,影响身体。”

乔息笑着摸摸稻华的脑袋,“说不准已经定下了。或许新服官看中的布样与临淄郡府看中的布样之间有了矛盾,才迟迟不决。”

稻华眨巴眼睛,不太懂,一口将酥糕咬得吧唧响。

新服官来自长安,挑选绣品纯看好坏。临淄郡府不是。当今抑商政令下,本地商贾做大到产业发展至长安,对郡府来说未必是好事,又或者优先挑选平日与郡府存在利益关联的商户,便于拿捏。

乔息略有惆怅,前年淄水下游修建堤坝,是她为临淄郡府全额出资,应当能算与郡府存在利益关联……的吧。

可惜她在长安没有靠山,不然这事便非常简单了。

吃完早饭,乔息离开繁忙阁去二十一坊门前商铺。二十一坊开市了。

她猜测最终得在临淄几家巨贾之中挑选,小商小户小作坊的产量不及供应,成品也不够优良,她有把握得选。

三服官主作天子之服,每年为皇家织作春服、夏服、冬服。为了赶在开春能让皇帝穿到新衣裳,今年的春服势必在本月运送上京,消息应当快出了。乔息心里有数,尚不至于太过着急。

站在廊檐下,她呼出一口白气。早晨阳光清明透澈,黄澄澄的颜色令积雪失其洁白。

她计划今年上京,三服官的单子必须拿下。这笔单子说不定有上京的可能。

繁忙阁外的积雪上残留爆竹碎片,她的副手们还没睡醒,乔息路过扫雪丫鬟去往门前商铺。

二十一坊是她名下最大的作坊,也是临淄最大的私人作坊,在十合里中占去大半用地。剩下小半用地也被乔息买下,改为二十一坊的三间门前商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