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会期,关于FIS人员变动的传言甚嚣尘上。
陈思源是被提及最多的名字。
他打得太稳,数据太漂亮,年纪轻、场外也没什么黑点。战队、俱乐部、品牌方都喜欢他,甚至就连粉丝都已经开始提前准备“铁三角”散场的剪辑。
队内没人真的聊这件事,默契地回避,只有游焕有一天在夜训结束后,靠在基地阳台栏杆上吹风,手机屏幕上点开又关掉陈思源的聊天框。
他在心里排演了很多次这个离别场景。
哪一句话该先说,哪种情绪不能太显。
毕竟,这本就是常事,职业选手的合作期限,从来不是“永远”,而是“暂时”。
可真的坐在会议室,听钟可彬说出那个名字的时候,游焕还是怔住了。
“是费弧。”
“他主动提出来,考虑很久了。”
没人出声,连键盘都停了。
费弧坐在那儿,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轻轻笑了笑,说:
“感觉该歇歇了。”
他状态确实起伏很大。
上个赛季后半段,他打得明显比以往更保守,训练时时常走神,有时候做笔记写着写着就发呆。只有钟可彬和陈思源知道,那晚他们仨在夜里喝了点酒,费弧低头扣着瓶盖,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我觉得我跟不上了。不是反应,是心态。”
“每天睁眼就开始焦虑,生怕下一个BO5就是我拉跨。”
“但最怕的,是拉跨了还被你们护着,谁都不敢怪我。”
他不是被逼退的,他只是自己选择不再站在风口浪尖。
陈思源当时沉默很久,只说了一句:“那就退吧,我帮你挡。”
而游焕是直到今天,才第一次听说这些。
费弧的离开没什么大张旗鼓的告别仪式,队内开了个小小的欢送会。钟可彬送了他一只笔,说“以后去做分析师也好,当解说也行,你总得用到这个”。
晚上,游焕照旧去训练室,绕着场子刷圈。灯光打在训练馆的玻璃窗上,映出他的背影一晃一晃。
第九圈的时候他忽然停下来了。
费弧没走错,他只是走得比他快。
他不是不想离开的人,他只是还没到真的能离开的时候。
——其实我们谁都撑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