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是在两周后正式加入的。
HTG的前射手,hook,真名田瑞文。
比游焕小两岁,在HTG出道没多久就展现出惊人的操作力,打野风格凶狠。选他,是因为陈思源点了头。
“我熟他。”陈思源说,“虽然是对手,但我们私下偶尔会一起打野排,知道他反应快、肯沟通。性格也不难相处。”
第一天来基地,田瑞文穿着灰色卫衣、扣着帽子,一副乖乖的模样。教练让他做自我介绍,他站起来鞠了个躬,说:“我叫hook,ID是田瑞文,希望我们能配合好。”
然后就开始了“破冰”般的训练。
陈思源是个典型的沉稳选手,打法以控制节奏、团队拉扯为主,而田瑞文过去习惯一波爆发压制,尤其对线期常常打得火热,稍不留神就越塔、换命。
第一次内训,田瑞文在十分钟时单独压线过深被击杀,陈思源只说了一句:“别急,回头我们等个眼位一起。”
田瑞文点点头,没争辩。
但两人显然还不太默契,一打团就节奏对不上。
几天后,钟可彬把他们俩叫进分析室,让他们一起看回放。
“配合不是靠谁迁就谁,是你们要有自己的习惯共识。”钟可彬说,“你愿意先让一波,田瑞文?”
陈思源看向田瑞文。田瑞文点点头:“可以。我们试试新的节奏。”
从那天起,两人开始一起打路人局,不为训练,只是为了建立感觉。
陈思源开始在语音里多说几句,提前提醒对方视野和敌方技能;田瑞文则开始尝试延迟操作,配合陈思源的呼吸节奏。
慢慢地,交流顺畅了,节奏对上了,甚至连压塔时间都开始自然同步。
那天晚上,游焕下楼倒水,经过客厅时看见陈思源一边嗑瓜子一边和田瑞文一起看比赛录像。
陈思源平静地说:“你看这个盲区,不开技能压过去,勾不准就别出钩,稳一点。”
田瑞文偏头:“那你就要等我钩了之后再位移,不然你会站在我正前方。”
陈思源点头:“行,那就换我来配合你。”
两人像极了一对多年老搭档。
游焕没出声,默默转身上楼。
他知道,没什么会一成不变。
——他也得继续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