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记得这个名字。
沈繁曾是邱茗父亲的亲卫,当年江州被困,这人冒着送命的风险前往神都送信,自此一去不返,至今下落不明。
十一年前旧事的相关人竟出现在与神都差千里之远得兖州,究竟是怎么回事?
咳嗽声引来了宋子期,号脉后察觉无大碍,皱着眉头正准备问情况,被容风一言不发连带小徒弟一起“请”出屋。
夏衍倒了杯茶水递过去,咳半天的人抿了两口才缓下来。
“那要饭的你认识?”竹简之不解。
“是我失态,”邱茗嗓音沙哑,“多年未寻得故人踪迹,没想到,你见过他。”
“故人?你这反应,说他欠你一千两银子我都信,”朝廷内卫心系十多年前的旧案,又正逢沛王造反的时候,暗卫的直觉准得可怕,“依你年岁,不像追债的,难不成是仇人?”
“竹石。”夏衍神色凝重,冲人使眼色,“过往之事,别问。”
听闻此言,竹简之笑容僵住,看了眼邱茗,再抬脸仿佛换了个人,提起茶壶将对面的茶杯倒满。
不是债主,不是仇家,口说故人,那一定是相关人的后代,遂言道:“谁儿时没段糟心事,经历过了,忘了即可,不过副史大人想要这人的情报,恕在下无能,仅一面之缘,恐怕不能交代全面。”
有线索已实属难得,怎奢望把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无巨细讲清楚?邱茗不敢想。
沈繁为什么没回来,为什么来了兖州,为什么送出的消息迟迟未传到京城?有太多疑惑想问,太多不明不白的事想查清楚,不想话到嘴边一时间无从问起。
忐忑间,一只手塔上肩,将他往怀中靠了靠,体温触碰的瞬间,暖流如潺潺流水贯穿全身,跳动的心渐渐平息下来。
夏衍看出了他的心思,接过话,问那人有没有留过姓名,为什么来兖州,之后去了哪里。他们的疑问很多,然而,很遗憾,都未得到明确答案。据竹简之所说,桥洞下一遇后,便再也没见过。
“怎么可能……”夏衍不信,但雁军暗卫从不认错人。
“怎么不可能,”竹简之沉声道,“十三,别忘了,那年江州叛乱刚平,北境战事又起,戎狄帅五千骑兵南下,扎在城外不出十公里的地方,他逃了,死了,有什么稀奇,你们真想找人,要么画相貌特征,要么有证明身份的物件,否则大海捞针,出了兖州还有其他地方,这样下去是找不到的。”
好不容易获得信息,却问不出什么有用的,夏衍很懊恼,邱茗的家事他从未帮上过忙,本以为即将抓住过去的影子,不想溜走如此之快。
沉默半响,怀里人忽然幽幽开口。
“他身上有没有挂很奇怪的配饰?腰上,或者手腕上……”
竹简之皱眉,想了会儿,似乎回忆起了什么,“有,那小子腰上真带了什么东西,看着不像玉佩,也不像香囊,一个奇形怪状的木块?太脏了,当时没留意。”
木块?
邱茗深吸一口气,紧紧攥住拳头。思潮如锐利的光刺入脑海,沉眠许久的记忆苏醒,痛苦而激烈地撕扯他的灵魂。以至于送走人后,他呆呆坐在桌前没讲一句话。
“是你要找的人吗?”夏衍牵起手搭脉,很不放心,“多面的木块,你家的信物?”
“不是我家的,”邱茗含了眼,幽声道,“中原六镇八将,你知道吧。”
夏衍自然知道。
南宋前二百年历经四代六朝,是高祖兼并各州小国换得天下一统,其中,佣兵坐镇一方、辅佐前朝皇帝上位、势力渗入历代王朝的家族,凝聚形成的八股势力,散步于九州六镇,围上京护皇权,这便是威名赫赫的中原六镇八大将军。
这八人掌握中央权力,汇聚于八个家族,分别是宇文氏、李氏、刘氏、冉氏、卢氏、金氏、朱氏,以及三朝国舅、宰辅之家的——独孤氏。[1]
“独孤氏族人出生时会请匠人刻木,八棱二十二面雕天干地支,四面留白,算辰问命,是避邪挡灾之物。”[2,3]
眼前人表情由不解逐渐变为惊讶,邱茗知道,无需多言,对方已明白他的意思。倾身抵上胸口,沉在臂弯下怅然若失。
江州的雪袭来,寒意阵阵,势不可挡,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冰天雪地里面对茫茫死寂,苍白得无力,痛心又怀恋。
桥洞下佩戴奇怪木块的男子,独孤家木已道出了不知名者的身份。
沈繁和沈畔,他们本不姓沈。
他爹和夏衍一样,收留了落魄贵族的后裔,让他们待在府中成为贴身侍卫。
那日沈繁走后,弟弟沈畔也随兄长离开,以沈氏两兄弟的实力,没那么容易被制服。从小朝夕相处的人,邱茗笃信自己不会记错,想着,眉宇又拧成了麻花。
“夏衍,我想……”
“别冲动。”
邱茗一愣,“我还没说完……”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夏衍用力紧了手掌,“陛下刚许你行书院主位,此时不回京留在兖州,俊阳侯刚倒台,势力空缺,她老人家会怎么看你不用我多说吧?”
此话句句在理,邱茗想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
诚然,大部分时候他是能保持理性的旁观者,可一旦牵扯到江州过往,他便很容易冲动,就像扯了结痂的疤撕下皮肉,痛得剜心挫骨。
见人不语的样子,夏衍不轻不重地晃了晃,“竹石说的没错,留下来找人很难有发现,先回神都给你先生写封信,当年肯定有你不知道的情况,兖州的事我来管。”
“你兵权难辞,怎么着手调查?羽林军也不都是你的人,就算私下打探,沛王造反终归是谋逆,他们不知道会传出什么话。”
“讲这么多,副史大人是不是忘了什么?”
夏衍俯身靠近,得意洋洋道:“真当雁军的人死光了?皇帝能遣散军队,殊不知长在边境的人没那么容易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