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不少人都在□□空间晒出了分班意向表,也算是提前找新同学吧。
与此同时,去年选修等级划分线的表格被扒了出来。
化学一栏的分数,比其他五门高出的不是一点。B线化学80,其他几门都是四十几分,而相较于其他六七十分的A线,化学98分更是高的离谱。难怪有人说化学的B逼疯了一堆分数达到重点大学的学生,而一个C则全国可以挑的本一学校寥寥无几。
林亦转发了这个表格,然后发了一条:“物化我是要死了。”
不一会儿就有评论:“我也是。”
林亦回:“未来的同学你好。”
评论的是林亦初中在学生会认识的张心怡,现在在9班,也选了物化。
林亦记得严俐曾经在11班提过一次,说9班张心怡和谁谁谁上reading新课前预习得特别好,把新学的单词和从句什么的都标了出来。
果然物化都是大佬啊。
正想着,张心怡给林亦发了条消息:“hey,来感受一下我们强哥吧。”强哥是9班给班主任唐文强的爱称。
-欸,老师的安排不是还没定?
-但是基本就我们9班物化吧。
-哦这样啊。
想了想林亦又发过去:“听说唐文强天天赶你们去操场玩?”
张心怡发了个ridiculous的表情包过来:“也就几次吧,来了就能感受到了。”
林亦不知道怎么的就发了风马牛不相及的一条:“不过我还蛮想竞选当严俐课代表的。”
对面的张心怡顿了一会儿才回:“嗯,严俐教的挺好的,应该也教我们物化的。”
林亦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了分班后当严俐课代表的打算,想都没想就说出来了,又有点后悔自己的冲动。
不管了不管了,一个小小的心愿吧。
直到周一上午组长开始收分班意向表了,林亦才想起来问冯雨悦:“你知道王梓彤选的啥嘛?”
冯雨悦也不知道,把分班表递给了组长:“去问问?”
林亦赶慢摇头:“别别别,我看她一直对分班挺纠结的,问了不太好吧。”
“没事没事,我去问,你就假装经过。”
林亦也就推搡了冯雨悦去了,刚绕到王梓彤和施梦座位后面,林亦看见了王梓彤递给组长的表,勾涂改过两三遍,还是打在了物生下面。林亦拉着冯雨悦回头。
“怎么了,还没问呢。”冯雨悦冷不防被拉回来,一头雾水。
“我看见了,物生。”
“啊,那我们三个真的全分开了,还是再去问一下吧。”
王梓彤挺平静地告诉她们两个:“物生。”就是眼底还是有一点落寞的。
冯雨悦安慰:“没事没事,学什么都一样,以后我们晚上还是可以一起去吃饭。”
王梓彤抿了抿嘴,淡淡的笑了。
期中的成绩是周一上午第三节课左右出的。这学期早晚读互换,严俐的英语早读一三五晚读二四,因此倒没来得及第一时间把年级的情况跟班上同学说一下。
林亦成绩还好,心里琢磨着这个排名到物化应该还是在中等偏上一点点的。
第二天是春游,学校组织去当地的风景区和茶文化游览园。
就算学校再怎么强调不允许带手机,哪里还拦得住这帮小鬼。
难得啊,学校说六点四十五准时在广场集合——这是平时要求到校的时间——就真的没有一个人迟到,点了个名,王兴洋拿着大喇叭讲着纪律,下面一群出笼的鸟儿的叫声早已淹没了他的声音。
那就上车吧。
车上,同学们这边拉一个那边拉一个,都是好朋友坐在了一起,林亦呢当然是跟冯雨悦啦。只不过王梓彤没人陪了,和另外一个不太熟的女孩子坐了。
到了景区,也无非在纪念馆看看,爬了个类似于中山陵的登山阶梯去看了纪念碑。然后就是拍拍拍。三个人自拍玩的非常快乐。
上山容易下山难,三个人下来之后报告小胡老师说顶上好几个班拍合照。
小胡老师难得爽快:“行,马上分班了,跟你们拍一张。”
同学也是越聚越多,小胡老师认认真真掏出手机:“你们站一下,我来给你们拍哦。”
一帮同学急了:“不不不,老师你跟我们一起!”
小胡老师惊讶:“我还拍哒?”
一帮人簇拥着小胡老师站了,然后随便拉了一个路人拍了一张集体照。
有的同学还在下山的路上,尽管这张照片人不齐,也有点模糊,林亦还是小心翼翼地存了下来,纵使再怎么期待分班后的日子,但是11班的点点滴滴,也总有可以回忆之处。
大巴车载着同学们返程的路上,林亦倒是主动让冯雨悦和王梓彤坐一起聊她们两个喜欢的歌手了,和那个同样落单的女孩子简单地聊了一会,林亦就开始P图了。
一上午的时间虽然短,倒也尽兴。跑跑跳跳,这才是青春应该有的样子。
就是中午一群人睡的比猪还香。
下午一上课腿就开始叫嚣。